今日武威 今日古浪 今日民勤 今日天祝
地方网 > 甘肃 > 武威市 > 今日古浪 > 正文

山乡巨变古浪县易地扶贫搬迁助力脱贫攻坚纪实

来源:武威日报 2020-05-27 18:21   https://www.yybnet.net/

山乡巨变

——古浪县易地扶贫搬迁助力脱贫攻坚纪实

武威日报记者甘曜毓

2017年,古浪县黑松驿镇芦草沟村村民雷月芳搬家了。从偏远小山村搬到新建成的绿洲生态移民小城镇,60多公里的路上,她没有回过头。

芦草沟村山大沟深、峁梁纵横。当地老百姓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碰上雨水少的年头,种地挣的钱还买不上一袋精白面。吃水靠肩挑,出行是陡峭山路,挑一桶水,路上能洒半桶汗……

“穷山窝,一点也不留恋。"雷月芳笃定地说。

长期以来,古浪南部山区群众致富无门路,发展无优势,无法实现“两不愁",受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的制约,更是无法实现“三保障"。朱显川、赵泽川、郭兰川、李应川……这些古浪南部山区群众的名字中透露出他们世世代代走出大山搬进平川的夙愿。

贫困山区群众搬出大山,生活要有保障、生产要有发展,古浪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任重道远。

在选择迁入地的问题上,古浪县充分论证,根据水资源可能解决的条件、区域内自然禀赋等比较优势、可开发土地和产业发展可能性等资源要素条件,选择了在黄花滩戈壁上开发建设生态移民区。

“在搬迁过程中,我们整合易地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生态功能区补偿、扶贫专项、政策性银行低息贷款等各类项目资金,从政策上扶持搬迁安置,减轻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经济压力,每户搬迁群众自筹资金1至2万元即可搬迁安居。"古浪县扶贫办工作人员胡雪琴说。

根据搬迁工作实际,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全面完成搬迁任务后,移民数量达到6.24万人,按照人均1.75亩配套土地计算,黄花滩移民区需开发土地12.4万亩,其中平整产业用地10.92万亩,年需生产生活及生态用水4500万方。

向戈壁要发展,移民区生产生活用水保障是当务之急。

“黄花滩灌区已建成调蓄水池47座,总容积560万立方米。"古浪县黄花滩引黄灌区水利管理处工作人员俞建全介绍,目前,灌区正在建设调蓄水池3座,总容积570万立方米;2020年计划开工建设调蓄水池1座,容积370万立方米,待全部建成后,黄花滩移民区调蓄水池总库容将达到1500万立方米。

“目前在黄花滩生态移民区,水的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俞建全肯定地说。

滚滚黄河水引入黄花滩,为移民区带来了勃勃生机。古浪县立足“羊、牛、鸡、日光温室精细果蔬、枸杞、高原绿色蔬菜、特色制种、光伏电站、中药材、‘花海经济+’"等十大特色产业,通过外引和自建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培育富民优势产业。截至目前,北部沿沙黄灌区已发展牛羊鸡鸽等规模养殖场517个、存栏200万头(只),日光温室8027座1.6万亩,枸杞3.89万亩,发展梭梭接种肉苁蓉1.06万亩。

如何让产业兴旺的成果“精准滴灌"到缺少发展资金的贫困户?古浪县用“真金白银"让贫困户“借船出海"。

“过去在山里,土地瘠薄,种的洋芋都长不大,根本没出路。"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杜鹏从黑松驿镇萱麻河村搬迁至黄花滩生态移民区西靖镇阳光新村。新家园、新环境,看着移民区一望无际的日光温室产业区,受了半辈子穷的杜鹏内心却很纠结,“谁都知道,日光温室收益比大田种植高,但我们刚搬下来,一穷二白,没钱没技术,搞产业没底气。"

“底气政府给。"西靖镇镇长宋全军语气坚定。支撑底气的,是源源不断的大投入。仅在去年,古浪县就发放特色产业发展贷款3.43亿元、扶贫小额信贷1.13亿元,投入脱贫攻坚财政资金13.69亿元。

搬下来第一年,杜鹏投资4万元,政府补贴8万元,承包了2座日光温室。“这4万元都是贴息贷款,政府不仅给我们新房子住,还给了我们‘金饭碗’,经营日光温室,我一年能挣四五万元。"

2018年,杜鹏脱了贫,钱包鼓起来,致富的心思也活络起来。

“去年9月份,我买了41头育肥牛,前不久刚刚卖了20多万元。"杜鹏兴奋地说,以前在山里,一年到头口袋里只有几百元,没想到搬到移民区,靠着发展产业,4年时间就挣到了20万元。

如今,村有致富产业、户有增收项目成了黄花滩生态移民区的真实写照。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移民区未脱贫人口和“边缘人口"“脱贫不稳定人口"仍需持续加大扶持力度,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任务艰巨,是硬骨头中的硬骨头。为此,去年以来,古浪县聚焦靶向,落实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安置等精准帮扶措施,千方百计防止脱贫人口返贫、“边缘人口"致贫。

对于贫困群众而言,“不愁吃、不愁穿"需要以稳定的收入为基础,就业是实现快速脱贫、稳定脱贫的重要举措。今年,绿洲小城镇建起了绿洲人力资源市场,精准定位绿洲小城镇每个劳动力的职业现状,逐户摸查建立绿洲人力资源库,清楚每个劳动力的职业需求,做好劳务输出和技能培训。

来自古丰镇王府沟村的移民张文良最近在技能培训学校学起了厨艺。“学技术,不用自己掏学费,政府全包了。现在,我想攒点钱开个饭馆,靠手艺致富。"张文良对未来满怀憧憬。

“易地扶贫搬迁不只是简单地搬家,而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横梁乡党委书记卢继发表示,通过技能培训,不仅仅教给移民一技之长,拓宽增收渠道,还能助其转变思想观念,学习社区生活常识,成为移民区“新居民"。

对于部分因家庭因素无法发展产业、外出务工的,就地就近就业是最好的选择。去年,黄花滩生态移民区新建扶贫车间42家,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530人;安排公益性岗位764人,人均年增加收入7200元;安排护林员496人,人均年增加收入8000元,真正实现了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并进。

如今,漫步在黄花滩生态移民区,楼房、砖瓦院落星罗棋布,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孩子就近上学,看病也在住地社区,各居民点文化广场上,大爷大妈跳起了广场舞,宽阔笔直的柏油马路打通高质量脱贫“任督二脉",穿行的车队将农副产品销往各地,6.24万移民拧成一股绳,铆足劲奔小康。

不久前,雷月芳回了趟黑松驿镇芦草沟村老家,那里也在发生着巨变。“过去的荒山秃岭变绿了。"她说,印象中荒芜的山野披上了一层绿色,如同移民区,充满了希望。

新闻推荐

“羊行长”胡丛斌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薛巍敏“真没想到自己也成为了‘行长’。”今年54岁的胡丛斌口中的“行长”可不是一般人眼中...

古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古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山乡巨变古浪县易地扶贫搬迁助力脱贫攻坚纪实)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