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新闻 古浪新闻 民勤新闻 天祝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武威市 > 民勤新闻 > 正文

让历史文化名城实至名归武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综述

来源:武威日报 2017-09-16 01:4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张宏勇 李萍

文化旅游产业是绿色产业、朝阳产业,是无烟的GDP。

今年以来,武威市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文化旅游名市,全力打造生态美、百姓富的和谐武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推动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通过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努力建设文化旅游名市。1至7月,全市接待游客698.1万人次,同比增长18.3%;实现旅游总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24.54%。

9月5日,武威市与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旅游规划、宣传营销、项目运营、招商投资等领域全方位合作,这是武威市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的一项重大举措和重要项目。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武威市在立足和突出现有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思路,把经济领域发展的成功经验移植到文化旅游产业,通过招商引资、重点扶持,培育一批辐射力强的项目,挖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潜力,以项目建设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今年1至8月,全市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10.86亿元。其中,新建项目11个、完成投资1.48亿元,续建项目28个、完成投资9.38亿元;文化产业招商引资签约项目7个,合同金额22.934亿元;1至7月,实施旅游项目55项,完成投资14.3亿元。

充分利用深圳文博会、兰洽会等各类节会,广泛开展文化资源宣传推介和产业招商引资工作。高度重视在建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建立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台账,全力推进在建文化产业项目建设进度,武威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博览城、民勤县沙漠公园文化生态旅游项目等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旅游改革发展工作稳步推进,金色大道·马踏飞燕大景区管委会组建已正常开展工作;编制了《武威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武威市2016-2020年红色旅游发展实施方案》;启动《武威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武威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旅游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积极谋划储备文化旅游项目,谋划了马踏飞燕文化旅游区、天祝松山古城文化旅游综合体等旅游项目28项,充实完善了旅游项目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与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就打造特色小镇、高品质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资源宣传推介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意向;省公航旅集团就高星级酒店建设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四川发展集团就文化旅游产业项目进行了对接洽谈和现场考察。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天马湖景观治理、武威塔儿湾滑雪场二期工程已完工并投入运营;武威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博览城、普康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海藏湖生态治理工程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着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凉古路至沙漠公园、高坝镇牛家花园至祁连、天梯山石窟景区道路等旅游道路,正在建设白塔寺景区旅游道路。景区内道路、停车场、厕所、旅游标识等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

武威雷台作为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A级旅游景区和全省20个大景区之一,更是一座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品牌价值无可替代的文化旅游资源宝库。

今年8月,武威市与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全力打造雷台景区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为游客畅游武威注入新的生命力。

武威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厚,有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稀世珍宝“活字典”西夏碑、“陇右学宫之冠”文庙、“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白塔寺、鸠摩罗什舌舍利塔等珍贵历史文化遗存,汉唐文化、五凉文化、西夏文化、佛教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历史和地域文化特色鲜明。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如何将多样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民族风情交相辉映,深度发掘旅游资源丰度优势,充分发挥其产业开发价值,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实至名归?今年,武威市提出了“建设文化旅游名市”的新战略新思路,确定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着力打造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和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市委成立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加强对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全市上下形成抓文化旅游、促经济升级的共识。

武威市加快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把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等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施武威文庙、天梯山石窟、白塔寺、瑞安堡、长城遗址等重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加快鸠摩罗什寺、大云寺、天堂寺等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修建恢复武威儒学院、建设亥母寺遗址博物馆、皇娘娘台遗址城市公园和锁阳城遗址公园;完成天祝松山古城及东大寺维修工程。大力推进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发展各类专题博物馆、民办博物馆和“乡村记忆”博物馆。建设县区民俗博物馆、民俗文化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知名品牌,提升武威文化旅游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武威市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今年6月,组织12个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赴敦煌参加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其中凉州贤孝、民勤小曲戏、古浪老调、华锐藏族民歌、西凉乐舞等音乐类项目,充分展示了武威市民族民间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独特魅力,极大地提升了武威非遗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目前,武威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9项,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35项。“凉州贤孝”入选甘肃文化符号,凉州区四坝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凉州攻鼓子荣获甘肃省敦煌文艺奖一等奖、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天祝县天堂村入选2015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特色民俗村”,被命名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9月10日,民勤县重兴镇“红旗谷”特色旅游村盛装迎客,成为市民又一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红旗谷”西临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北依红崖山水库,着力建设“环库骑行·红旗出发”和“湿地游玩·红旗享受”的大景区综合服务精品节点,重点围绕“鱼”的特色,做足“吃”的文章,合力建设集“风貌展示、休闲度假、果蔬采摘、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村。同时,结合旅游文化产业开发,该景区讲好生态演变、治沙兴水、农耕文化、驿站轶事和民间故事,让旅客能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窥斑见豹,“红旗谷”特色旅游村是武威市推进“全域旅游”战略构想,着力打造乡村旅游助农增收的又一实例。

近年来,武威市积极推进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开发乡村旅游,全市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民勤青土湖水上乐园、凉州区白洪休闲园、康宁庄园、雨霖生态开心农场、武威浩宇鲁冰花农业观光园等乡村旅游点建成投用,普康田园综合体、武威西部生态休闲农业观光示范区等基地正在加快建设,凉州区塔儿湾滑雪场、神泉山庄、高坝镇蜻蜓开心农场、普罗旺斯庄园和民勤县陶中现代农业休闲园等乡村旅游点完成提升改造并投入运营。

今年,武威市按照“睡好觉、洗好澡、上好网、吃好饭”的标准,大力提升乡村旅游质量和品位。各乡村旅游点利用现代农业发展成果和乡村风貌、民俗文化,推出农业观光、农产品采摘、开心农场认购、民俗观赏体验等乡村旅游项目,促进了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文化旅游部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向省旅发委上报了凉州区清源葡萄酒小镇和羊下坝镇四沟村、古浪县大靖镇北关村等3个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各县区分别确定拟建设特色旅游小镇、特色旅游村和田园综合体,使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新闻推荐

武威市3家集体7名个人受表彰

省政府妇儿工委表彰全省实施两个规划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武威市3家集体7名个人受表彰本报讯(记者朵俊庆)记者从市妇联获悉,近日,武威市3家集体7名个人被省政府妇儿工委表彰为全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

民勤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民勤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让历史文化名城实至名归武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综述)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