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朱桂湘) 对于藤县和平镇志成村罗塘自然村的农民来说,最大的感慨莫过于近两年来,他们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破烂王”———整个自然村超过150人从事废旧物品回收工作,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从事这一行。
据了解,罗塘村农民回收废旧物品是前两年在当地农民张绍成的带领和组织下展开的,通过从事这一行当,村民人均月收入超过1000元。
在全市各地农村都想方设法寻找致富途径的今天,梧州市各地像张绍成这样的农民不在少数。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几年来,梧州市通过大力扶持培养懂政策、懂技术、懂市场、懂经营的新型农民,全市近600个农村基本每个村都涌现出了像张绍成这样的农村致富带头人。他们都有着捕捉发展机遇的眼光,也有着过硬的技术和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他们或是带领全村农民从事种养,或从事其他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上,发挥日益显著的作用。
在蒙山县西河镇大塘村,村委主任岑树全看准了县委、县政府将香脆木瓜丝打造成蒙山特产的良好机遇,带领全村200多农户种植木瓜500多亩,使户均增收万元以上,全村因此一举甩脱了贫困村的帽子。岑树全说,自己虽然是个“村官”,但更是农民,以己之长带领全村农民致富是应有的一种责任。目前,在大塘村在岑树全等一批新型农民的引领下,全村还发展出“早种姜芽-中种西瓜-晚种甜玉米或蔬菜”的新型模式种植,发展1000多亩经济作物,此外,还在去年成功尝试养殖肉兔,使之成为该村农民增收的又一大亮点。
“让更多的农民富裕起来。”是苍梧县新地镇都梅村先富起来的农民黄坚雄的一贯想法。自从2008年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以来,黄坚雄更是以其开矿办公司、创办果场的市场经验和市场关系,推进全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目前,全村外出打工实现就业的人数1500多人,全村每年外出人员务工纯收入750多万元。此外,他还提出实施“党支部+经济联合会”的模式,发动全村农民种植马铃薯、砂糖橘、中草药和种桑养蚕,年收入达600多万元。黄坚雄也因此被都梅村农民称为带领致富的“好家长”。
据了解,近年来,梧州市以从事种养、加工、营销的农民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实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技能培训,造就了一批像张绍成、岑树全这样的“新型农民”。对此,市农业局局长覃柱材表示,经过培训的农民,在种养技能上更熟练,在发展思路上更清晰,视野更宽阔,而其致富事例则成为广大农民的样板,在带动更多的农民放心应用农业新技术的同时,还可以在营销等方面通过自己已有的渠道帮忙推销各类农副产品,这无疑将极大地促进梧州市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新闻推荐
灾区居民乐观过端午6月16日是端午佳节,苍梧县沙头镇双尚村受特大暴雨袭击的受灾居民在集中安置点的帐篷外包起了粽子。灾害发生后,苍梧县妥善安置转移受灾及房屋存在安全隐患的群众,...
苍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苍梧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