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新闻 岑溪新闻 苍梧新闻 蒙山新闻 藤县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梧州市 > 苍梧新闻 > 正文

执法人员对废水处理情况进行现场检查监察人员在建筑工

来源:梧州日报 2010-06-23 07:28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市环境监察支队履行职责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执法人员对废水处理情况进行现场检查。 监察人员在建筑工地检查污染防治情况。 监察人员在现场核查自动在线监控设施运行情况。 市环保专项行动督查组检查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情况。 支队领导深入企业为其排忧解难。 环保监察人员在调查环境信访案件,协调处理污染纠纷。

采写:田一月  梁国强

这是一组反映全市环境质量的数据,也是一组能让梧州市民为之振奋的数据:

———2009年,梧州市化学需氧量减排获全区一等奖,二氧化硫减排获三等奖,提前一年达到自治区下达的十一五期末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总量控制指标”,为梧州市经济快速发展腾出环境容量。

———全市环境质量稳定达标,江河水质优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以上标准,水质达标率为100%;

———环境空气质量满足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

这些数据显示,梧州确实是一个宜居山水城市。而这,离不开市环境监察支队全体人员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这是一个光荣的集体,一个多次被市委市政府、自治区环保厅和自治区环境监察总队评为先进的集体。在2000年,这个集体荣获了国家环保总局、国家人事部联合表彰的先进集体称号。2009年,这个集体荣获自治区劳动人事厅和环保厅联合表彰的集体二等功!涌现了一批国家、自治区和市一级先进个人。

“这是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环境监察队伍”,市环保局局长吴福安这样高度评价这支环境行政执法队伍。难怪说起市环境监察支队的工作成效时,支队长廖晗脸上露出欣慰的神情。

强化现场监管 寓执法于服务之中

市环境监察支队是市环保局直属的一支现场执法队伍,担负着环境现场执法的重任。坚持环保“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工作理念,支队以国控和市控污染源为监管重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面开展污染源监督管理。在具体工作中,通过增加现场检查频次、限期整改、限期治理、行政处罚以及对辖区县(市)环保局下发环境监察意见书等措施,促使排污单位加强管理,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这些年来,支队认真贯彻执行市政府提出的“重点治理、重点监管、严格审批、严厉打击、加快建设、加大宣传”的方针。以环保专项行动为抓手,以节能减排为契机,深入开展节能减排“百日行动”,强化重点污染源监控,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排污、违法开工建设项目等行为,确保重点企业治污减排工作落到实处。

为了更好地推进减排工作,支队在做好除日常监管外,还利用节假日和下班之后等休息时间,不定期对辖区重点污染源企业进行“飞行检查”,督促其保证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运行。仅2009年,支队突击检查排污单位达20多次,发出约见通知书210份,限期改正通知书265份,对辖区县(市)环保部门下发监察意见书19份。

在做好污染源监控的基础上,市环境监察支队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肃查处超标排放污染物、不按规定排污申报和缴纳排污费、不按规定履行“三同时”职责和不按规定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以及违规进行夜间和午间建筑施工等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支队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从简单的责令整改和处罚向综合性教育警示拓展;从注重事后监管向注重事前规范、事中指导、事后监管相结合转变,综合运用行政处罚、批评教育、行政建议等手段,引导经营者守法经营。据统计,2006至2009年,支队对环境违法行为立案调查87起,行政处罚57起,送法院强制执行8起,有力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

梧州市打造“区域性枢纽城市、黄金水道中心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梧州市投资办厂。在项目加快建设的过程,一些企业虽然经过环评和审批,但在建设过程中擅自调整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一些业主片面追求建设速度,以致未经审批就开工建设,类似问题的出现,使得梧州市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管难度加大。

针对这些问题,监察支队坚决执行国家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实施“三同时”制度的规定,进一步完善了建设项目“三同时”监察工作,充分发挥现场监管作用:一方面,主动与企业及经济主管部门联系,了解和掌握相关企业的生产工艺和流程;另一方面,强化管理,督促业主履行环评、审批和验收手续。支队还把监督的重点放在跟踪检查项目是否按环评批复内容建设,污染防治设施是否同步建设和运行,以及是否按规定申请验收等关键环节上,把“三同时”落到实处,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的产生。

据统计,2007年以来,市环保局共验收1158个建设项目,支队全部按要求进行“三同时”监察,并出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监察意见书。辖区内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建设“三同时”应执行率达到100%。

环境监察支队在严格执法的同时,进一步转变观念,寓执法于服务之中,主动为企业服务,尤其是“服务企业年”活动开展以来,更是主动深入企业了解情况,为治污减排出谋献策,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梧州市一家重点企业原有的污染防治设施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生产需要,导致超标排放污染物。对此,支队不是单纯督促其整改或立案调查,而是指导企业采取相应解决措施。期间,支队领导带领监察人员连续一个多星期对该公司的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排查,协助企业找到了超标排放污染物的根源,使污染问题得到解决。

狠抓专项整治切实改善环境质量

从2003年起,梧州市连年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市环境监察支队是专项行动的主力军,具体承担了组织、协调、指导和现场监督检查等绝大部分业务工作。为此,该支队以专项行动为载体,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先后开展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缔关停小钢铁小造纸行业、禽畜养殖业、城市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医疗废物、连片污染反弹、淀粉酒精、涉砷涉锰行业和重金属污染等13个专项检查和整治工作。

专项工作的切实开展,不但解决了一批重点违法排污问题,而且还有力地推动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据统计,仅在2009年专项行动中,市环境监察支队就对1595家(次)排污单位进行了执法检查,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53起;责令400多家排污单位限期改正环境违法行为,对26家违法排污企业进行了立案调查和处罚。

2003年至2009年,全市共锁定98个突出环境问题进行挂牌督办,在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支队对重点挂牌督办的案件进行了专题研究和部署,多次派出工作组深入现场对整治工作进行督查,帮助企业对污染进行治理,并督促县(市)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对企业的整治情况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管理,使历年98个重点挂牌督办的案件全部按要求办结。

为落实市委书记刘志勇对环保工作“关注民生、为民办实事”的指示精神,市环保局2009年8月1日至10月31日在市区范围内,以市环境监察支队为主要力量,开展“关注民生保障群众环境权益”环保专项行动。整个专项活动,针对市民反映较多的饮食油烟、噪声、恶臭、废水、废气等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共计检查排污单位60多家,走访群众50多户,下发限期整改通知51份,立案查处3起,一些反复投诉的热点环境问题因此得到解决。

实施自动监控能力建设跃上新台阶

根据环保部关于加快污染减排指标、减排监测和减排考核“三大体系”能力建设的工作部署,由市环境监察支队牵头建设的梧州市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在2007年8月正式启动建设,2008年12月投入运行,在全区14个市中第一个100%完成联网任务。

据了解,目前,全市已安装了17套监控设施并与监控中心联网,基本实现了重点污染源监测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单纯依靠人工监测的局面,大大提高了环境监察快速反应能力,对环境决策、污染减排和防患污染事故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充分发挥自动监控系统的远程监控作用,监察支队对整个自动监控系统实施室内监控和室外运行监督。通过自动监控系统,环境监察人员足不出户就能看到翔实准确的监测数据,实时监控到全市重点污染源排污状况动态变化。

科学的监控手段推进了污染减排工作,系统运行以来,一些废水深度处理工程和脱硫工程先后建成并投入运行。自动监控给环境监察安上了“千里眼”,全市重点污染源和城镇污水处理厂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率稳步提高。

〖相关链接〗

梧州市环境监察支队

简介

梧州市环境监察支队始于1987年2月成立的"梧州市环境保护排污收费监理所",1998年3月更名为"市环境保护监理所",职能从单一的征收排污费,增加了环境现场监督管理,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和处理环境信访等行政执法职能。2003年3月更名为梧州市环境监察支队,是市环境保护局直属的环境现场执法队伍。

主要职责包括:贯彻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规章,依法对辖区环境保护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依法对全市污染源排放情况和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现场调查取证;组织实施全市排污申报登记工作;负责环境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以及检举控告环境违法行为的来电、来信、来访进行调查并参与处理;负责辖区排污费的征收和稽查;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辖区环境突发事件的处置及日常环境应急管理。

强化信访调处维护群众权益和社会稳定

环境信访工作关系着百姓的切身利益,以及社会发展和稳定大局。监察支队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采取提升为民理念、责任意识、处置水平,以及提升当月处理和办结率的“四提升”措施,强化环境信访工作,加大信访处理力度。

监察支队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宗旨,将维护群众利益与加强执法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迫切和最直接的问题,认真细致调查每件来信来访,处理好群众反映的环境污染问题:一方面,加强12369环保服务热线的管理,使之成为群众反映环境问题的主渠道;另一方面,坚持依法处理和调解污染纠纷,不推诿、不敷衍、不拖延。为及时处理群众投诉,包括支队领导在内的全体监察人员,长年坚持全天候值班制度。

市环境监察支队还按照“深入基层解民忧,化解矛盾促和谐”的要求,带着群众反映的环保热点问题深入企业调查,与企业共商解决办法,力争在破解信访难题上有较大突破,实现大多数重信重访案件案结事了、息诉息访,做到“件件有处理,事事有落实”。据统计,梧州市环境信访量从2007年的1547件下降到2009年的674件,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推进标准化建设树立环境监察新风

监察支队是环保局的执法窗口之一,监察人员担负着现场监督检查、行政处罚调查取证、征收排污费等重任,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环保的形象。为提高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树立环境执法形象,市环保局早在2003年就成立了梧州市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开展了一系列的“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活动。一是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员工自律意识;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督和约束;三是强化执法程序规范化;四是坚持决策科学民主化。支队从抓制度建设入手,制定和完善了排污收费工作“三级审批”等十八项内部管理制度,健全了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制度,建立了相应的决策程序、议事规则和工作制度,使执法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工作效率有了较大提高,从未发生假公济私,卡、拿、要等现象,没有出现粗暴执法或不按程序执法的现象。

在创建过程中,支队坚持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把思想作风建设与执法理论学习和队伍标准化建设相结合,以“履行职责、优化效能”为原则,开展“苦练应知应会基本功、争当环境执法主力军”岗位练兵主题实践活动,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经过几年建设,梧州市环境监察支队在组织建设、能力建设和廉政建设以及业务开展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已基本达到国家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西部一级标准。

路漫漫其修远兮。市环境监察支队并没有满足现有的成就。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特殊历史阶段,使环境执法任务更加艰巨复杂,严峻的减排形势和人民群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的新期待对环境执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支有着丰富工作经验和旺盛战斗力的执法队伍,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迎接新的挑战。

加强应急管理确保环境安全

环境应急管理是监察支队的重要职责,市环保局应急办就设在环境监察支队,具体负责协调处置全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办认真履行职责,筹建了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家库,适时修改应急预案,按要求督促和指导企业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组织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支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协调监测和污控部门开展工作,做到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进行调查处理,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008年,梧州市发生“10·7”西江网箱鱼大面积死亡事件。监察与监测人员组成的应急小组深夜接报后,就立即展开调查取证工作,连续7天在事故上游的苍梧县城范围内的所有工业污染源、化学品仓库以及该河段内的所有排放口日夜开展地毯式拉网排查,以详尽的调查分析,排除了企业排污致网箱鱼死亡的可能。期间,支队还配合监测人员连续十几天奋战在取样第一线,为突发事件的处置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新闻推荐

在灾害面前副市长公安局长孙以万左二率领全市广大公安

———我市公安民警积极投身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纪实

苍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苍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执法人员对废水处理情况进行现场检查监察人员在建筑工)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