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梧州市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哪个民族?
A 瑶族 B 壮族 C 侗族
2.梧州哪个县(市、区)有民族乡?
A 岑溪市 B 苍梧县C 蒙山县
3.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维吾尔等( )个少数民族。
A 8 B 9 C 10
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 )的分布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A 高度聚居 B 大杂居、小聚居 C 小集中、大分散
5.我国最早建立的省一级民族自治地方是1947年5月1日成立的( );最早建立的自治州是1950年11月24日成立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最早建立的自治县是1950年5月6日成立的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
A 西藏自治区B 内蒙古自治区C 广西壮族自治区
6.我国少数民族著名的三大史诗是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 )族的《玛纳斯》。
A 维吾尔 B 哈萨克 C 柯尔克孜
7.目前,我国各少数民族中,共有4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 )左右。
A 50% B 54% C 64%
8.目前,我国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 )个自治县(旗)。
A 119B 120 C 155
9.传说中的少数民族民间歌手“刘三姐”被誉为( )族人民的"歌仙"。
A 壮 B 瑶 C 白
10.国务院分别于1988年、1994年、1999年、2005、( )年召开了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A 2008 B 2009 C 2010
11.《民族区域自治法》于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1984年( )起施行。
A 7月1日 B 8月1日 C 10月1日
12.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 )。
A 人民法院B 人民检察院 C 人民政府
13.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 )。
A 自治县 B 自治县、民族乡 C 民族乡
14.《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 )。
A 责成自带翻译 B 不予受理 C 应当为他们提供翻译
15.《刑法》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特别严重的,处( ) 有期徒刑。
A 三年以下B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C 十年以上
16.《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 ),重点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A 民族教育经费 B 教育专项资金 C 教育基金
17.《刑法》规定:“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A 三年 B 五年 C 八年
18.《消费者权益保障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 )得到尊重的权利。”
A 民族风俗习惯 B 民族宗教信仰 C 个人隐私
19.《劳动法》规定:“在劳动就业上( )。”
A 要优先照顾少数民族
B 少数民族与汉族一视同仁,同工同酬
C 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20.《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分的规定》规定,“个人的民族成分,只能依据( )的民族成分确定。”
A 父亲 B 母亲 C 父或母
21.《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分的规定》规定,不同民族的公民结婚所生子女,或收养其他民族的幼儿,其民族成分在满十八周岁以前由父母或养父母商定,满十八周岁者由本人决定,年满( )者不再更改民族成分。
A 十九周岁 B 二十周岁 C 二十二周岁
22.2005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 )白皮书,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这方面的白皮书。
A 《中国少数民族人权》
B 《中国少数民族发展》
C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23.在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时,我们通常所说的“四个维护”是指,必须坚持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 )的原则。
A 边疆稳定B 国家统一 C 社会安定
24.2005年3月以来,国家相继编制和发布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 )‘十一五\’规划”、“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
A 边疆开发工程 B 兴边富民行动 C 繁荣边境贸易
25.新时期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 )。
A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B 加快发展 C 团结互助
26.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A共同血缘B共同习俗 C共同信仰
27.我国()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A宪法 B刑法 C民族区域自治法
28.()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A满 B壮 C回
29.美丽富饶的祖国宝岛台湾,世世代代居住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族,在美丽的阿里山和迷人的日月潭,人们常常能听到他们美妙的歌声,看到他们动人的舞姿。
A侗B水C高山
30.建立民族乡要求少数民族人口在全乡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一般
在( )左右(个别特殊的可低于这个比例)。
A、20%B、30% C、40%
31.我国边疆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22000公里的陆地边境线有()多公里在民族地区。
A 15000B 17000 C 19000
32.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实行( )的原则。
A 委员会制B 行政首长负责制
C 民主集中制
33.民族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下列顺序组成( )。
A 民族名称、地方名称、行政地位
B 行政地位、地方名称、民族名称
C 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
34.民族自治地方的( )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A 人民代表大会B 自治机关
C 人民政府
35.《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
A 主任 B 副主任 C 主任或者副主任
36.《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和《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于( )由国务院批准,国家民委发布实施。
A 1992年 B 1993年C 1994年
37.《矿产资源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和国家的统一规划,对可以由本地方开发的矿产资源,( )开发利用。”
A 优先合理 B 自主 C 联合
38.《就业促进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依法对少数民族劳动者( )。”
A 预留一定名额 B 给予适当照顾
C 同等对待
39.国家规范省级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确保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转移支付、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落实到( )。
A 自治区B 自治州 C 自治县
40.《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以来,国务院制定的实施该法的第一部行政法规是( )。
A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问题的通知》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细则》
C 《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
41.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 ),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
A 原则 B 关键 C 手段
42.我国加入关于民族和种族问题的三个国际公约是:( )、《禁止并惩治种族隔离罪行国际公约》、《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
A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B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C 《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
43.《若干规定》规定:“对民族贸易、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和传统手工业品生产予以照顾,对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实行定点生产并建立必要的( )制度。”
A 国家储备 B 政府采购
C 原产地保护
44.《若干规定》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引导和组织当地群众有序地外出经商务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切实保障外来经商务工的少数民族群众的( )。”
A 风俗习惯 B 合法权益 C 文化传统
45.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 )。
A 具体表现B 一般性质C 本质特征
46.()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各族人民都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A 国家统一B 发展教育
C 提高教育水平
47.2005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 )不容削弱。
A 一大政治优势 B 一大基本原则
C 一大历史成就
48.2005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要在全社会坚持不懈地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以及( )的教育。
A 民族基本知识 B 民族发展史
C 民族历史
49.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体现了( )的基本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
A 民族融合 B 祖国统一
C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50.2005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发展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就是要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上,全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 )。
A 和睦同心 B 和谐发展 C 和谐包容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题方法:此次竞赛试题为单选题。请在答题卡(答题卡复印有效)上对正确答案涂黑。
■奖项设置:本次竞赛活动设一等奖1名,奖金500元;二等奖4名,奖金300元;三等奖6名,奖金200元;优秀奖20名,纪念奖一份。奖次根据有效答卷的分数高低,以抽取的方式确定。届时将颁发奖金和证书。
■注意事项:请将答题卡寄至梧州市新兴三路1号市政府大楼市民族事务委员会综合科,邮编:543003,请在信封左上方注明“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字样。答题截止时间为10月10日,以寄出的邮戳日期为准。届时,获奖名单将在梧州日报上公布。
梧州市民族事务委员会
2011年9月21日
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知识竞赛答题卡
姓名: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新闻推荐
王凯到贵梧高速公路藤县段调研
苍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苍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