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新闻 岑溪新闻 苍梧新闻 蒙山新闻 藤县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梧州市 > 苍梧新闻 > 正文

马叟知天命谓吾贵可求但令身许国何必列王侯李济深少年

来源:梧州日报 2011-09-11 07:17   https://www.yybnet.net/

“马叟知天命,谓吾贵可求。但令身许国,何必列王侯。”李济深少年时所作的一首五言已透露出了他舍身报国的情怀。(资料图片) 李济深的第一位“伯乐”———广东北伐军总司令姚雨平。(资料图片) 在击溃旧桂系军阀后,李济深被孙中山破格委任为西江善后督办,统管西江沿岸的军政大事。(资料图片) 在李济深的倡议下,全国最早的中山纪念堂于1930年10月在梧州茶山(今北山)落成。图为中山纪念堂最初建成时的外貌。(资料图片) 李济深在北伐时期的戎装照。(资料图片)

采写、整理:记者  陈晓雯

1911年,一个寒风呼啸的冬夜。

安徽省北部,一支广东的北伐军沿着2000多年前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走过的道路,向宿州进发,阻击南下镇压辛亥革命的清军。

队伍中有一骑士骁勇无比,所到之处,敌人闻风丧胆。

马背上那位英姿勃发的青年军官,就是年仅26岁的李济深。

少年壮怀身许国

1885年1月6日,李济深出生于苍梧县大坡镇料神村一个耕读之家。李济深的祖父是清朝秀才,父亲是廪生,都以教书为业,在当地是有名望之士,家中也略有薄产。李济深六岁那年,父亲去世,此后他随叔父在私塾苦读诗书,直到十六岁。

读书时,李济深的才气和抱负深得私塾马老师的赏识,认为他禀赋过人,如能扎实打下基础,日后必定有一番大作为。那时,李济深已经胸怀大志,在他少年时所作的一首五言诗中,便透露出了他舍身报国的情怀———“马叟知天命,谓吾贵可求。但令身许国,何必列王侯。”  

爱国思想已深深植根于少年李济深的骨子里。  

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李济深逐渐不满足于只学八股文,为了追求新知识,开阔视野,17岁的李济深考进了位于梧州市区的新式学堂———中西学堂。

中西学堂由思想开明的梧州知府庄蕴宽创办,开设了中文、数学、地理等现代学科。任教的都是当时的进步人士,如该校的国文教员胡汉民便是同盟会会员。

其时,梧州已被帝国主义者强行辟为通商口岸,耳闻目睹帝国主义者欺压民众的种种恶行,青年李济深逐步意识到亡国之危,投笔从戎的念头开始在他的脑海里萌生。

1904年,庄蕴宽要筛选十名优等生到广州黄埔陆军中学学习。李济深瞒着家人报了名,并以第一名入选,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两年后,他转入陆军速成学堂步兵科。

毕业后,李济深和同学一起到新军当见习军官。表现出色的他,没多久就被调到学兵营当排长,迎来了人生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这里,他结识了莫逆之交邓铿。时任学兵营连长的邓铿是李济深的上司,在他那儿,李济深接受了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启蒙。

年轻的李济深十分好学,一有继续深造的机会他都不轻易放过。1909年,李济深被作为优秀人才选送到广东讲武堂学习。1910年,保定陆军预备大学堂开办“军官深造班”,李济深顺利通过考试入学,攻读高等军事学。

征战沙场显才干

20世纪初,为了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孙中山在广州等地多次策划起义,但都接二连三地遭遇失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孙中山的追随者们占领武昌,宣布脱离清王朝独立,辛亥革命首义成功。

当时尚未毕业的李济深和同学一起,自发地投入到反清斗争中。

还在校内学习的他,与志同道合的师生一起,秘密捣毁保定附近的浏阳河路桥,拖延清政府部队的行动,阻击清兵南下。

经历了这次成功拦截后,年轻的李济深已按捺不住参与革命的满腔热血,决定中断学业,投入到辛亥革命的队伍中。在得知广东革命军已经抵达上海的消息后,李济深和同学张文离开军校,到上海求见广东北伐军总司令姚雨平。

姚雨平手下有38000人的兵力,是国内革命军中最强大的部队之一。姚雨平与李济深是军校同学,对李济深的军事才华可谓是了如指掌,正巧军队又急需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人才。李济深于是被委以重任,担起军队作战参谋一职。

李济深在姚雨平的部队里负责协助整编军队,侦察地形,选择行军路线,参加制定《全军北上行动方案》等重要工作。在固镇、宿州、徐州三次短兵相接的大战中,李济深战功显赫,不但调兵遣将的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战场上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同样令众人折服,其中宿州一役尽显了其英勇过人的一面。

在固镇大败清军后,李济深随军前往宿州。宿州位于安徽省北部,与苏、鲁、豫三省十一个市县接壤,是安徽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要拿下宿州的李济深面临比之前更大的困难———守城的清军都是训练有素的老兵,装备也非常好,有机关枪和野战炮。更重要的是,清军凭高墙利炮以逸待劳,而广东北伐军不仅武器装备不如清军,而且在长途跋涉后人困马乏。照理说,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广东北伐军在以卵击石。

然而,这些困难却阻挡不住怀着必胜信念的广东北伐军,他们坚信反对帝制、实现民主共和是历史发展大潮。有信仰、有谋略的他们并没有与敌人硬碰硬,而是智取———趁敌不备发动突袭。

一天凌晨,姚雨平的北伐军悄悄地快速进发,兵临宿州城下,趁着天色仍是灰蒙蒙的一片突发袭击。猛然间,枪炮齐响,士兵们一边向前冲,一边齐声高喊“冲啊”,喊杀声响彻整座城市。广东北伐军不断突破重重防线,迫使清军步步后撤。

激战中,李济深毫无畏惧,冒着枪林弹雨驱骑奋战。突然,一颗子弹击中李济深的坐骑。正追云逐电的良骥踉跄数下骤然倒地,李济深被掀翻在地上。他顾不上抹去满脸的泥沙,一个矫健的鱼跃站了起来,继续徒步作战。

在越战越勇的北伐军面前,清军开始弃城撤退。清军退至离宿州城30公里外的大芳寺,这一错误选择注定清军的失败。大芳寺处于平原地带,无险要可以扼守,广东北伐军充分利用寺庙周围几十株大青檀作掩护,向敌人猛烈射击。李济深又一次冲在最前面。枪法如神的他在战场上几乎是弹无虚发。 

经过一轮你死我活的较量,广东北伐军取得了胜利,实现三战三胜。

安徽主战场捷报频传,大大鼓舞着各路北伐军。12月2日,江浙联军攻克南京,革命派完全控制长江流域,终于迫使清宣统皇帝退位,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奠定基础。

李济深也因作战英勇,指挥得力,升任第二十二师参谋长。

但很快,李济深的第一次军旅经历暂告一段落。

1912年,“南北议和”成功。大多数革命党人认为,革命已经成功,天下从此太平,加上军费支出庞大等原因,李济深所在的部队宣布遣散。

就在部队遣散时,李济深原来就读的陆军预备大学堂由保定迁往北京,更名陆军大学。于是,李济深重返母校,继续学业。1914年,李济深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任教。懂理论、有实践的他,讲课深入浅出,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在任教的六年时间里,他培养出大批军事精英。如先后任山西省主席、国民政府国防部长的徐永昌,广西省主席黄旭初等,都是他的学生。

再担重任平广西

1920年,在军校任教的李济深回梧州省亲。令他自己也意想不到的是,这一次南返揭开他军旅生涯的新篇章。

返乡途中,他在广州遇到了在粤军任参谋长兼第一师师长的老上司邓铿。邓铿把要将粤军培养成一支英勇强大的革命军队的想法,推心置腹地向李济深作了介绍,劝说李济深离开军校,到第一师与他并肩作战。为邓铿的诚意打动,李济深毅然从北京迁居广州,在第一师任副官长,三个月后升任参谋长。

粤军是由清王朝遗留下来的部队改编而来,官兵多有赌博、花天酒地等旧习。在到任的半年时间里,李济深利用自己在军校的一套严谨的训练方法,对第一师进行整顿和训练,使官兵明确革命军人的职责,掌握现代军事技术。

经过整训,第一师军风士气焕然一新,战斗力迅猛提高,邓演达、叶挺、蔡廷锴、陈诚等年轻有为的军校毕业生也得到提拔和重用。

在第一次硬仗中,第一师攻打广西旧军阀陆荣廷的部队。他们以少胜多,击退了上万人的敌军。随后的第一次北伐,第一师经韶关直指江西,势如破竹,一举拿下赣州,直逼江西首府南昌。江西军阀首领闻风丧胆,仓皇而逃。一时间,粤军第一师名震江南。

然而,好景不长。没多久,第一师遭遇了痛失师长邓铿、旗下过半数的团长跟随陈炯明而走等挫折,并因后方有难,在北伐半途折返广东。心灰意冷的李济深愤然辞职离开,后受孙中山密令指示,重回第一师担任参谋长。

1922年,孙中山通电讨伐陈炯明,李济深率领第一师攻打陈炯明得力干将叶举的部队。

叶举坐镇梧州指挥,李济深暗中会同滇桂联军,攻肇庆、克三水,收复广州。陈炯明率部将仓皇逃往惠州。

1923年,孙中山恢复大元帅称号,重建大本营,李济深升任第一师师长兼参谋长。

同年3月,桂系军阀沈鸿英接受北洋政府任命,并发动叛乱,公开要求孙中山下野。李济深奉命率第一师攻打沈鸿英,首战是与驻扎在肇庆的沈鸿英两个旅交锋。

沈鸿英两个旅在肇庆城内,凭借坚固的城墙固守一隅。在李济深的得力指挥下,邓演达所率的第三团完美地取得了这场攻城战的胜利。

邓演达的第三团利用凌晨人少时,在城门墙脚挖地洞,并巧妙地用棺材装炸药,避人耳目。在黎明到来之前,他们在墙脚炸出大缺口,由敢死队队长蔡廷锴带领队员率先冲入城内,大军一举进城歼灭敌人。

后来,沈鸿英每当听到李济深率兵,均狼狈而逃。

紧接着,李济深与桂系的黄绍竑、白崇禧合作,攻下梧州城。孙中山破格委任李济深为西江善后督办,统管西江沿岸的军政大事。

然而,此时广西仍没统一,特别是作为交通要道的梧州,政局不稳,当初假意投降的沈鸿英部下冯葆初占领着梧州市区。李济深决定根除后患,消灭冯葆初的部队。邓演达、黄绍竑在李济深的指挥下,采取“擒贼先擒王”的策略,一场精彩的“鸿门宴”即将上演。

黄绍竑邀请结拜兄弟冯葆初出席宴会,假意为将要离开梧州的邓演达践行。在桂江江面的花舫上,黄绍竑、邓演达大摆筵席,宴饮至深夜。另一边厢,黄绍竑、邓演达的部队趁着夜色包围冯葆初的驻地。当冯葆初部下发现情况有异向冯禀报时,冯葆初决意离开宴席,但为时已晚。黄绍竑突然拔出手枪指向冯葆初,喝令其坐下,并下令要冯的随从缴械。有如困兽的冯葆初扑向黄绍竑进行最后一搏。黄绍竑与冯葆初徒手格斗,把他踢倒在地,众人一拥而上将冯葆初捆了起来。

没多久,梧州市区响起了枪声,群龙无首的冯葆初部队没多久就被黄绍竑的部队拿下。黄绍竑、邓演达的部队牢牢地控制了梧州城。

其时,广西有三股军事力量,陆荣廷三万余人;沈鸿英二万余人;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联合部队一万余人。李济深以其远见卓识,培植李宗仁、白崇禧等“新桂系”,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扩充地盘。在李济深的第一师协助下,“新桂系”先后消灭陆荣廷、沈鸿英两个旧军阀,阻止云南军阀唐继尧侵入南宁和梧州。  

经李济深多次工作,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均表示,竭诚拥护国民政府。1925年秋,李宗仁等统一了广西,为革命政权提供了稳定的根据地。广西部队3万多人加入了国民革命军,成为一支重要力量。

新闻推荐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十二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十二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过去五年的工作过去的五年,是梧州市改革发展进程中极其重要的五年。面...

苍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苍梧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马叟知天命谓吾贵可求但令身许国何必列王侯李济深少年)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