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彤华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变化,项目建设不仅是落实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战略部署的重要途径,也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有效抓手,更是推动县域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为了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苍梧县将通过“五个创新”的举措来推进项目建设。
创新发展思路,做好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思路决定出路,做好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必不可少,要改变以往“重建设,轻前期”的工作思路,提高项目建设的工作效能。
一是要牢固树立机遇意识,抓住当前国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扶持力度的有利时机,认真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准确把握投资导向,切实提高项目申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向上级争取资金和项目。
三是要高度重视项目前期工作,按照专业性、基础性、前瞻性的要求,做好未来一两年的重大项目的储备和前期工作,扩大项目库,形成“立项一批、开工一批、建成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
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项目建设融资渠道
资金是项目建设的“血液”,苍梧县将通过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为项目建设不断“输血”。
一是建立项目争取激励机制,鼓励部门和乡镇有针对性地到国家、自治区、市有关部门衔接汇报,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自治区和市的统筹规划。
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在确保民生和行政基本支出的前提下,增加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投入,合理安排和整合各类建设资金,优先保证国债项目地方配套资金,优先保证重大项目建设。
三是加强银企合作,通过举办银企座谈会,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建立银企对接情况月报制,促进项目建设与国家金融政策相衔接,拓宽项目建设的融资渠道。
四是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首选途径,继续深化和完善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并采取财税分成等办法来调动乡镇招商引资的积极性,竭力营造全力招商、全年招商、全民招商的浓厚氛围。
创新土地供应模式,突破项目建设用地瓶颈
土地是项目建设的重要条件,一方面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另一方面要提高项目用地的利用效率,同时要做好相应的群众工作。
一是充分把握有利的土地政策,加强与自治区、市国土资源部门的汇报衔接,争取上级下达更多的土地利用指标,提前为项目建设进行国土储备。
二是坚持扩大用地规模与提高土地利用率并举,着力提高单位土地的使用率。加强项目审核,优化用地结构,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项目建设容积率和产出效益,引导项目向高层化、园区化、标准厂房化发展。
三是加大对旧街区、旧厂房的改造力度,挖掘现有用地潜力,并加大土地执法力度,清理闲置土地。
四是创新拆迁安置方式,将拆迁安置与新农村建设统筹规划,积极探索以版块拆迁、集中安置、制度保障、货币补贴为主要内容的拆迁安置新模式,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
创新工作推进机制,确保项目建设进度
良好的工作推进机制是项目建设的关键。项目引进立项后,需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推进机制,确保项目建设能按质、按量、按时完成。
一是建立领导挂点联系负责制。按照包项目、定时间、定目标、定责任的“一包三定”要求,由县领导主持研究项目工作,督查项目进度,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和矛盾,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是建立项目建设大会战机制。项目责任单位和项目业主要制订项目推进合同,明确责任人、承办人、服务团队,按照项目建设时间进度表,挂图作战,“倒计时”提醒。
三是建立综合督查通报制。落实责任单位,对项目推进情况实行一月一督查、一季一通报。对项目建设进度慢的部门和单位,要通报批评;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到位;对建设进度快、施工质量好、办事效率高的项目业主和责任单位,进行通报表扬。
四是建立项目建设奖惩机制。结合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将服务项目建设的工作表现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完成和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的责任部门给予相应奖励,达不到目标任务的要进行相应惩处。
创新行政服务体系,营造项目建设良好环境
优质的服务是项目建设的保障,苍梧县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服务意识,创新和丰富服务内容,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千方百计保证项目用地、用电、用水、物资、通讯、油料等方面的需要,对平台搭建、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开工投产等工作环节进行全程跟踪服务。
二是按照“廉洁、高效、热情”的目标打造干部队伍,坚持“不换状态就换人”等奖惩机制,以优良的党风和政风来促进民风和县风的进一步改善,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三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简化项目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和乱收费、乱罚款等问题,开辟项目建设的“绿色通道”,提高工作效率。
新闻推荐
(上接第一版)关怀下一代的成长与发展,助推提升教育发展水平,竭力为地方教育等系列公益和慈善事业提供支援和帮助———2007年,中国移动梧州分公司牵头与梧州市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出资帮扶蒙山县...
苍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苍梧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