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黎杰源
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在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西江经济带是我区经济跨越发展重要增长区域,必须全力加快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建设,充分发挥梧州、贵港航运枢纽城市作用,打造以西江水运为重点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沿江产业布局,加快向珠三角等先进生产力地区靠拢,建设桂东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苍梧县是西江沿江城镇之一,如何利用和发挥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沿江经济,为建设西部经济强区出一分力,是苍梧县当前的一大发展目标。
打好交通基础服务经济发展
苍梧县是广西最靠近港澳台地区的县城,区位优势显著。为了利用好这一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苍梧县近年来大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枢纽地位日渐显现。目前,苍梧辖区公路总里程达1528公里,有14条公路与邻市邻县相通,沿江码头共36座。日益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络,为苍梧县与珠三角地区、北部湾经济区开展交流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苍梧县依托区位与交通优势,充分发挥江海联运的交通物流条件,打造苍梧-南宁、苍梧-粤港澳、苍梧-桂林等物流通道,发展公路集装箱、铁路集装箱和港口码头集装箱运输,并以县城港口码头、工业园区、铁路站场、高速公路出入口为重点科学布局,推进置高配送中心、苍梧物流中心、工业品物流配送中心、农资物流配送中心、石桥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逐步完善发展沿江经济的基础设施。
发展园区经济优化工业布局
要利用好西江黄金水道发展临江经济,首先要明确全县沿江工业产业定位,做好规划,进一步优化沿江工业布局。
园区是产业聚集的载体,要发展临江工业,必须强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苍梧县按照“工业经济园区化”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园区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加大园区投入,加快园区建设,壮大园区经济。截至2011年底,苍梧县工业园区入园企业120多家,已建成投产企业有90多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1.35亿元。
建好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也是该县发展壮大全县经济总量的重头戏之一。该园区自2008年成立以来,已经平整土地约6000亩,一期道路、供电、供水等配套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污水处理厂、固废堆场等公共服务平台已投入使用。目前,已有48家企业进驻园区,合同投资额达129亿元,园区已初步形成回收、拆解、加工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链。2011年,该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1亿元。
经过几年的建设,苍梧县园区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如今该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78家,其中工业总产值1亿元以上企业22家,逐渐形成有色金属冶炼、林产林化、机械和电子、化工、建材、宝石加工、电力能源等发展特点鲜明的七大支柱产业。为进一步做大“园区工业蛋糕”,该县又启动建设思乐堂工业片区和社学工业片区,社学工业片区主要以机械制造、建材、林产林化等产业为主,思乐堂工业片区则以宝石首饰、电子家电、医药食品等产业为主。目前,这两个工业片区已进入场地平整阶段,已经有多家企业达成入园意向。
整治污染项目实现绿色发展
在提出全力加快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建设目标的同时,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也指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必须充分发挥我区“山青水秀生态美”的品牌优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立区、绿色崛起之路。
苍梧县近年来注重平衡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对生产工艺落后的项目进行了严格的整治,先后拆除关停了98家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同时抓好现有污染源的整治,积极为排污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为他们争取治理资金,大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逐步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实现污染减排,为新项目腾出发展空间。
在加快优化产业结构过程中,苍梧县把工作重心放在招商引资环节,优先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产业等高附加值、高投资密度、高技术含量,低能耗、低污染的“三高两低”项目。在严格筛选引进项目的同时,加强对新上项目、在建项目及现有企业的监控和服务,从源头上控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不达标的项目,确保招商引资工作的质量。
新闻推荐
梧州日报社表彰2012年度征订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
苍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苍梧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