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南宁2月16日电
(记者
张周来)
春节期间,广西有色再生金属有限公司的许多职工仍然忙碌在生产一线。职工卢忠营告诉记者:“窑炉24小时须有人值班,实行三班倒。”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捆捆锈迹斑斑的废旧铜线、铜丝,一块块泛黄、泛红的废铜管、粗铜锭等“铜垃圾”,在这里摇身一变成为精铜。
公司总经理黄斌笑着说:“这些废铜料都是从国内外收集购买来的,主要来自于一些废旧家电、卫浴产品、汽车马达等,还包括一些废旧电缆铜丝铜线、铜管铜箔等,这些‘铜垃圾\’到了我们这里可就变成了‘宝贝\’。”
据介绍,这个位于广西苍梧县新地镇的30万吨再生铜项目,总投资23亿元,2010年开始建设,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建成投产,去年总共采购了大约14万吨废铜料。
广西有色再生金属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赋屏介绍,项目全部达产后,一年可相当于减少开采7000万吨原铜矿,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180亿元。它将一座座城市产生的源源不断的“铜垃圾”变为精铜生产所需的“城市矿山”,不仅填补了广西电解铜技术的空白,也是目前国内同行业中单体项目规模最大的再生铜项目。
新闻推荐
六堡茶·茶业博览会隆重开幕
苍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苍梧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