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新闻 岑溪新闻 苍梧新闻 蒙山新闻 藤县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梧州市 > 苍梧新闻 > 正文

【辉煌60年·壮美新广西】茶船古道再飘六堡茶香

来源:安徽工人日报 2018-11-25 07:54   https://www.yybnet.net/

在中国茶运史上,有一条影响力不输于“茶马古道”的“茶船古道”,它连接了广西、广东、港澳,直通南洋。在风餐露宿的艰难行程中,茶商、茶农和船工们开辟了这条通往大山之外的经贸之路,它后来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位于广西梧州苍梧县六堡镇的六堡茶,正是通过这条“茶船古道”,越洋过海,成为著名的侨销茶。

六堡茶,属黑茶类,以“红、浓、陈、醇”四绝著称,汤色红浓,滋味醇厚滑口,带有独特槟榔香味,且越陈越佳。作为中国历史名茶,在清朝嘉庆年间,六堡茶入选中国二十四名茶。

在六堡镇,有个远近闻名的“茶三代”。今年30岁的石濡菲是家中第三代茶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石濡菲家中三代人只专注于一件事:制茶。石濡菲的奶奶、外公、外婆是六堡公社茶厂的茶农;母亲韦洁群18岁就在六堡茶公社茶厂上班,制了一辈子茶,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堡茶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韦洁群制茶,坚持的是“用手”,从采青、晾青、杀青到揉捻、烘干、陈化……这些六堡茶制作的关键工序,全部用古法手工完成。

在传统工艺逐渐被机器替代的年代,大多数茶厂都引进了机械化制茶,制茶效率是手工制茶没法比的——用机器,制50吨茶只需两三个月,到韦洁群这儿,需要的时间差不多要一整年,而且需要厂里30多个工人白天黑夜两班轮流倒才能完成。

不断有人给韦洁群出主意:“用机器吧,成本低,产量高。”韦洁群的态度很坚决:“一定要坚持传统工艺,老祖宗的东西总得有人传承。”

“手工茶的品质是机制茶远不能比的。手工茶一次可以泡18~22道,而品质上乘的机制茶也只能泡10~15道。”石濡菲18岁高中毕业之后,跟着母亲学制茶,非常理解母亲心中的坚守。她打了个比方,“机器制茶是大批量的‘团购’,而手工制茶是倾注了感情的‘私人订制’。”

如果说,以韦洁群为代表的第二代茶人是将六堡茶的传统制作工艺传承下去,第三代茶人石濡菲则认为,自己的使命还包括赋予六堡茶新的生命。

“酒香也怕巷子深。六堡茶不能‘孤芳自赏’。”去年,石濡菲成立了“石濡菲劳模创新工作室”,根据市场需求,研制更健康、更多样、更符合现代人口感的六堡茶。

同时,六堡镇所在的梧州市也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将六堡茶推出国门,沿着“茶船古道”再出海。2001年,梧州市把六堡茶列入重点扶持产业,出台鼓励政策,构筑了六堡茶产业发展体系、质量认证体系、品牌保护体系,不断促进六堡茶产业转型升级。

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院长马士成介绍,近几年,六堡茶产业发展迅猛,在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文莱、斯里兰卡、日本、韩国7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国内的20多个城市,梧州相继举行了茶船古道行销全球活动,参展企业累计订单总额折合人民币超过1亿元。2018年,六堡茶品牌价值超过20亿元,茶产量从2007年的4600吨增加到2017年的1.4万吨,直接产值达14亿元,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综合产值近40亿元,创税超2700万元。

2016年,石濡菲的女儿出生。石濡菲亲手为女儿制了一批茶封存起来,取名“女儿红”,待女儿出嫁时做嫁妆。石濡菲说,新的方式不断在助力六堡茶产业新发展,而一代代茶人用匠心守护的那一缕茶香将不会改变。

新闻推荐

灯光更明亮 环境更漂亮 市内新装增补近600套路灯,计划12月上旬完工

本报讯(记者吴艳虹)为进一步加强城市路灯基础设施建设、亮化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夜间出行环境,近日,梧州市路灯管理处启动了20...

苍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苍梧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燃烧自我温暖他人2018-11-16 11:31
猜你喜欢:
评论:(【辉煌60年·壮美新广西】茶船古道再飘六堡茶香)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