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纠缠十年之久的扑水大桥纷争终于画上了句号。大桥即将投入使用,70多名小学生过河行走木桥担惊受怕的日子不再有了,每年11万多公斤的松脂、稻谷等可以顺顺利利地运出村了。这是一座致富桥、民心桥!”12月21日上午,岑溪市诚谏镇美和村77岁的覃其庭老人激动地说。
诚谏镇美和村扑晒自然村的扑上、扑下两个生产小组共有群众近400多人,虽然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但交通不便且偏僻,唯一通往外界的通道仅是一条从扑晒自然村通过水美自然村的小河流。该镇党委、政府在实地调查后,为了方便当地群众的生活、生产和出行,以及当地的小学生不再涉水上学,改变其贫穷落后的生活环境。在2001年,就动员组织美和村群众集资约两万元,计划修建扑晒至水美大桥,接通扑晒、水美。这一举动赢得了该村群众的支持,并在扑晒自然村一方建起了一个桥墩。但此时,水美自然村一部分群众却迷信修桥会破坏当地风水,阻挠修桥,双方为此争执不下,有关部门虽多次出面调解,均因种种原因而搁置,而且,一搁就是十年。
今年初,该镇党委通过调解,并组织群众投工投劳,立项并通过了扑晒大桥重建工程。大桥路口的水美村一方也砌起挡土坪、挖通两边桥墩的土方并建成一边,本以为事情有了转机,广大干部群众也因此而激情高昂,积极投入到大桥修建当中。
但好事多磨,今年11月8日上午10时左右,水美自然村30多名群众到村委会,反映修桥破坏他们的风水,要求立即停工另行选地重建。
诚谏镇党委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力量深入现场解决问题,相关领导亲临第一线进行调处,从情理、法制角度做群众的思想工作,阐明修桥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积德行善之事,利己利人利子孙,扑晒自然村修桥没有占用土地、没有损害到水美自然村的切身合法利益。通过耐心说服教育,双方十年的恩怨矛盾得以和平解决。
据了解,诚谏镇党委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积极探索争先创优活动的新机制、新手段、新载体,在和谐上花大力气,积极排查化解社会各种矛盾纠纷,着力解决群体性、历史性的遗留问题,切实做好解民困、化民怨、调矛盾的工作,妥善调处各类纠纷。先后共排查各种矛盾纠纷104起,调处104起,调处率达100%,成功率达98%,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本报通讯员 覃波 梁四光
新闻推荐
———梧州市落实自治区建设西江黄金水道打造西江经济带战略掠影
岑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岑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