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做梦都没有想到,昔日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灰又窄又小的‘老鼠路\’,如今被又宽又平整干净的水泥路取代了,给生产生活带来了方便。”近日,岑溪市糯垌镇新塘村23组现年63岁的温秀超道出了心里话。
新塘村分法冲、波塘、圣表、同富四个自然村,有35个生产小组,1100多个农户,总人口近6000人,是糯垌镇人口最多、居住最分散的一个村。村里的自然村道路自解放以来一直是破烂不堪的泥泞小道,给当地群众的生产与生活带来极大困难,修好自然村(组)道路是当地群众60年以来的强烈要求和迫切愿望。
要修路,资金是保障。2005年,新当选新塘村主任、副支书的徐仰任与其他村干部共同商讨,一致认为努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以筹集修路资金:改造村二级公路边的旧瓦房为钢筋水泥楼以铺面出租,完善新塘街道村集体的10间铺面出租;村集体山林林地也合理流转转租。通过整合资源,盘活资金,使村集体经济很快壮大起来了。仅200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就达50.6万元,成为糯垌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最多的一个村。
有了集体经济,为民修路便顺理成章。经村两委干部会议研究讨论决定,由村民自筹资金并投工抓好各自然村的路基基础建设,水泥路面的资金由村集体出。从2007年4月开始,村里集体投入100多万元,先后修建了村委至地鸡片直到龙樟村交界等到组到户的道路共12多公里。目前,全村到组到户的小道基本普及,普及率占95%以上。
(覃波 覃汉铭)
新闻推荐
———我市加快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建设综述
岑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岑溪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