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星期,李廷有都要往返巡查一次村里1500米长的供水管道。作为蒙山县西河镇古排村用水者协会会长,七年多来除了日常生产,他还“兼职”负责村里的用水管理工作。
如今,蒙山县每个行政村都自发成立了用水者协会,这个非营利性的组织扎根家园,用自己的方式和经验帮助乡亲解决用水问题。
承包治水阳光管理
近年来,随着国家水利设施、人饮工程项目落户农村和扶贫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群众尝到了水利惠农政策的甜头。在蒙山县,一项项人饮工程竣工投用,数万米供水管道接入村民家中,村民在家就能用上自来水。
据统计,经过六年多的努力,蒙山县人饮工程已覆盖九成以上的村民。不过,从中央到地方安排的财政资金只负责水利设施的建设,没有配套管理、维护费用,个别地方因用水引发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甚至影响当地和谐稳定。
为加强水利设施管理,保障群众用水无忧,用水者协会应运而生。截至目前,蒙山县已有78个行政村通过村“两委”牵头、党员干部带队、村民小组长负责协调、群众自发参与的方式,建立起用水者协会,完善农村水利设施管护机制。
西河镇经过多次入户走访、听取群众意见,探索构建以村“两委”成员和村民小组长为主体的用水者协会,并采用“承包制”模式运作。和一般工程承包相比,“治水”承包不以盈利为目的,评选承包人不比较资金实力、资质等级。“细致有毅力、无私奉献”是该镇评选承包人的唯一准则,通过村民代表大会,由群众评选自己心中的‘治水能人\’”。 镇党委书记闭翰说,村里的热心人能发挥余热,群众也放心自己选出的“水总管”,这是“承包制”给村公共事业带来的好处。
古排村用水者协会财会负责人谭亮忠介绍,古排村1立方米饮用水的价格是0.35元,一个家庭一年花在“吃水”上的钱大概在50元左右,一年水费总收入在4000元左右,除去聘请工人的务工补贴,还有1500多元由用水者协会管理。
“协会管理的钱主要用来维护片区的供水设备,能自己解决的小问题就不用麻烦政府了。” 谭亮忠乐呵呵地说。谭亮忠介绍,协会每年年底会将账目公开,让大家知道每笔开支的来龙去脉,让群众放心。同时,协会根据每年结余情况,拿出一部分资金直接返还给农户,让更多群众支持用水者协会的工作,共同管好供水设备。此外,镇里还把用水者协会管理情况纳入民生保障重点工作,严格考核用水者协会建章立制、水费收取及账目、设备管护、财务公开等工作。
协会机制有待完善
像古排村一样,蒙山县很多乡村用水者协会已实体化运作。(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不过,受多种客观因素影响,各村用水者协会运作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陈塘镇朝垌村用水者协会一名成员介绍,协会成立初期,村民都能如约交水费,但后来出现一些村民常以没有钱,或者其他不正当理由拒交水费的现象,影响到其他村民按期交纳水费的积极性。
对此,蒙山县水利局局长雷振盛说,用水者协会作为农村的自治管理的组织,制定有相应的章程,对村民如期交纳水费形成约束。从近几年的实践看,大部分的用水者协会基本实现了协会宗旨,但部分用水者协会因群众没有按期交纳水费运作受影响。
“我们将结合低保、危房改造、生态乡村等惠农政策,建立农户积分制度,动员群众参与用水者协会工作,并完善协会监督制度,规范用水者协会运行,确保协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力争早日形成‘国家出钱建、群众自己管\’的长效机制。”雷振盛表示。
据介绍,今年蒙山县将结合广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县工程,投资2000万元率先推进西河镇水秀、古排、龙蟠村和蒙山镇北楼、甘棠、回龙村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工程建设,把用水者协会的职能从人饮工程向农业用水延伸,加强农业用水设施管护,保障农业用水供应。届时,这六个行政村的2万多亩水田将新增水利设施176套,受益人口2万多人。
新闻推荐
7月12日,在蒙山县工业园区,供电部门工作人员正为蒙山县大染坊丝绸织造有限公司安装专用变压器等供电设备线路。 该公司是蒙山县工业园区今年新引进的企业,该县切实抓好服务工作,为企业解决用...
蒙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