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东荣
“十三五”发展开局,目标聚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正在参加2016年市“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为,未来五年,政府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实抓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市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如期脱贫,与全国全区同步迈进全面小康社会。
贫困人口脱贫是衡量全面小康社会重要指标之一。去年10月以来,全市派出6300多名干部,深入各村(社区)开展贫困户、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评估和建档立卡工作,真正解决“扶持谁”的问题。据有关统计,按照现行标准,梧州市共有四个贫困县(含享受待遇的城区)、265个贫困村、贫困人口总量为23.144万人。
能不能在2020年如期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能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市发改委主任、人大代表陈绍霖认为,经过多年持续开展扶贫开发,脱贫攻坚已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阶段,要切实围绕到2020年实现“两确保、两不愁、三保障、两高于、一接近”和“五通四有”的目标,把中央实施的“五个一批”和自治区“八个一批”、“十大行动”等落实到梧州脱贫攻坚的具体项目,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并健全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机制,全力提高脱贫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政策到户、脱贫到人,确保脱贫攻坚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要发挥生态和农业观光旅游的优势,引导贫困人口在景区销售土特产、发展农家乐,进一步拓宽贫困人口增收的渠道,增强他们的‘造血\’能力,夯实贫困地区发展基础。”(下转第八版)
(上接第二版)蒙山县委书记、人大代表阳永煊说。他介绍,蒙山县作为自治区级贫困县,贫困地区点多面广,贫困人口3万多人,下一步将加大对各种惠民资金的整合力度,统筹推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技术培训、乡村游、特色种养等扶持项目,帮助贫困人口找准脱贫的路径。
据有关调查,疾病、伤残以及教育培训欠缺是农村群众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对此,市政协委员韦贤康建议,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贫困人口“进出”管理机制,实时掌握贫困人口的动态信息。同时,要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把低保线提高到扶贫线标准,做到应保尽保。要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对那些遇到重大疾病、恶性事故、自然灾害等突发性灾祸可能致贫返贫的群众,及时给予临时救急和社会救济,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尽快恢复和保持正常生活。
市政协委员黄煜认为,***是促进贫困地区群众增收、脱贫、奔小康的重要途径,相关部门应增强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充分调动贫困地区群众脱贫的积极性,尊重贫困群众选准的脱贫方式,切实实现扶贫攻坚由单一的“输血”向“造血”和社会保障兜底转变,以夯实群众奔小康的基础。
随着中央和自治区脱贫攻坚战相关扶持政策和项目的落地,大量的扶贫项目、资金将集中向贫困地区倾斜,统筹推进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建设。为此,市人大代表、市纪委副书记戴军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跟上项目资金使用的步伐,加大对相关部门和县、乡镇、村使用扶贫资金的监督执纪力度,严格规范资金的使用程序和要求。同时,参与扶贫攻坚的单位和个人也要增强自律意识,切实把扶贫资金用到刀刃上,决不能采取任何方式将贫困人员的“救命钱”占为己有。
此外,也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要加大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提升村级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增收的能力,规范村“两委”运行保障机制,为脱贫攻坚提供组织保障。同时,要广泛动员社会各阶层、各单位的力量,形成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共同为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贡献智慧和力量。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春节期间,蒙山县新圩镇举行“美丽新圩·生态古皮”传统年味体验系列活动,乡亲们和500多名游客一起过大年。这是该县通过特色年俗活动推广乡村生态旅游的一个缩影。 蒙山县坚持生态乡...
蒙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