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14日,蒙山县综治办、应急办、公安、消防等部门把装备器材送到蒙山镇文平哪啦自然村,为该县第一个村级公共安全应急分队统一配发了41套装备器材(见图)。应急分队队长黄德坤表示,有了这些器材将使应急分队能随时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为更顺利完成地方党委政府赋予的任务提供了保障。
今年初,蒙山县委政法委、县应急办等部门联合在哪啦自然村试点成了首支村级公共安全应急分队的,标志着全县在处置灾害事故、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构建社会和谐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如今,每当夜幕降临,该村道路上总会出现几张熟悉的面孔,他们佩戴臂章,手持防身器械,穿梭在村中巡逻,成了当地百姓的“保护神”。
“村级能自发组建应急分队难能可贵,我们将全力支持。”县应急办主任秦松表示,当天,县公安局、应急办、消防大队提供了41套服装、手电筒、雨衣、灭火器等装备器材。据了解,按照“专业人员、专门装备、专门经费”的原则,由县应急办,村委和辖区派出所负责领导和业务指导,分队主要职能承担协助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任务;承担协助消防安全任务;承担防汛抗台救灾任务;承担防恐、防暴、防盗窃等现场保护工作;承担其他临时突发性事件处置工作。协助公安机关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切实筑牢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防护墙”。
目前,县综治办、公安局创新试点建立哪啦自然村微信“综治、治安防控交流群”,广泛发动村里的杂货店店主、村民入群,并固定专人24小时在线维护,及时发布、转发权威信息,接受群众提供的线索信息。近200名村民入驻交流群,成了守护村屯的千里眼、顺风耳。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申学明表示,“微巡防”工作模式的运行,为遏制违法、打击犯罪开辟了崭新阵地,群众切切实实地感觉到了民警就在身边,安全感显著增强。群众一旦报警或提供线索,民警和应急分队、和谐农事协会均第一时间回复,第一时间出警,一点布控,全网响应,实现了对违法犯罪的动态控制,矛盾纠纷调处、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构建起了信息丰富、反应灵敏、处置快捷的立体化综治治安防控网。
(李继远 杨雁 文并摄)
新闻推荐
受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委托,本公司定于2016年8月24日上午10时30分在梧州市西江路鸳江丽港6号楼五层拍卖厅举行拍卖会,采用现场与网络同步联合拍卖方式按现状公开拍卖如下标的: 一、蒙山县蒙山镇滨...
蒙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