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报记者黄远来
由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和阳光100窑埠TOWN联合主办、红豆今网和梦工厂影视承办的2014柳州青年影像周,将于11月29日在阳光100窑埠TOWN举行开幕仪式。此后9天,近30部广西本土影视剧将集中相约龙城银幕,为市民提供免费本土影视大餐。其中,今年受到好评的优秀作品《断》、《老味的记忆》、《推刃》也将与龙城观众见面。
《断》:短小精悍意犹未尽
此次影像周中,来自梧州SR影域的惊悚悬疑微电影《断》讲述的是年少时的孤影为报家仇,拜师学武,十年专练一刀的故事。片长仅为4分15秒,是一部短小精悍的武侠古装题材的微电影。
《断》是SR影域团队今年参加拍电影网举办的“三七短片汇”影像视频比赛的参赛作品。在前两季,第一次的参赛作品《回家》获得了“优秀作品奖”,有了好的开始同时团队也受到了鼓舞,而到了2013年的第6季团队一鼓作气拍摄了《餸》,该片获得了“最佳影片”,在今年的比赛中,SR影域推出的《断》也获得了殊荣——最佳摄影奖。
据了解,《断》是根据主办方公布的“某人在某室内熟睡,被某种声音吵醒,稍后,传来敲门声……”这样指定场景题目扩展摄制而成的古装悬疑微电影,并要求七天的时间内拍摄制作完成三分钟左右的短片。
在众人一轮的“头脑风暴”下,团队确定了要打破常规,拍摄武侠题材。既是古装又是武侠,难度上升了好几个等级。由于时间有限,敲定了就分工合作,写剧本,找衣服,找场景,联系演员等一天内完成。老高的剧本是古龙“Feel”的,导演吴珏林这个没看过武侠小说的“毛头小子”只能从偶像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那里找灵感。分镜头剧本一宿搞定,第三天,整个剧组20多号人4辆车开赴拍摄现场。最后团队在主办方要求的七天内完成了该微电影的摄制工作。
“《断》是SR影域团队拍摄的第一部古装题材的微电影,拍摄的时间是在7月份,当时正值酷暑期间,其中演员由于要戴头套,都快被热晕了。虽然影片很短,但是为了精益求精,仍然拍了近16个小时,虽然演员都是业余演员,但是角色塑造还是相当到位的。”《断》制片人陈琪辉说团队的良好合作是这部微电影成功的重要因素。而拍摄砍西瓜镜头时,剧组准备了12只大西瓜,拍摄时没劈开一只,在场的大伙就惊呼起来,毕竟在酷热的夏天大家有西瓜解渴了。天气预告说拍摄当天会下暴雨,果不其然,当雨水沥沥而下时,正是剧中“青年孤影”在院子砍西瓜的戏,天公作美,画面也顺理成章漂亮了。
“《断》这个片名其实指的是佛学中的禅意,是‘了断\’中的断。”对于影迷关注的为何取这个名字时,陈琪辉回应道。
据了解,这部微电影采用电影机拍摄,达到2K画质,画面质感非常优秀,色彩、慢镜头非常能精彩地还原细节,可以和国内上线的电影相媲美。不过由于时间仓促,陈也坦承这部微电影在故事叙事,造型服装上还是有点缺憾,但这些并不影响观众对这部微电影的喜爱。
《推刃》:由“黑客”引发的复仇行动
《推刃》是由来自桂林的“最佳拍档bropicture”团队摄制的,主要讲述的是当今网络黑客盛行的年代,贩卖他人隐私已成为这些人的谋生手段。某女子因网络隐私被窃取与暴露后轻生,由于相关法律并不完善,女子的父亲只能亲自进行复仇行动……
对于这部微电影,导演李骏称目的和初衷其实都很简单,“团队拍摄《推刃》的初衷是当时只是想参加37短片比赛,才拍摄的《推刃》,但真正的初衷只是想观众能看出团队的实力与真诚。”
而对于为何观众对片名的疑问,李表示《推刃》讲的是关于报复的故事。“推刃”摘自古语,意为复仇,报复,该片是综合了片中的内容而进行取名的。
在摄制这部微电影过程中,李骏也表示这部微电影没有把控好片子,故事交代不够清晰,但影片美术与质感非常优美,镜头语言到位,演员表演出色。如果再拍微电影,他会尝试温情、励志故事片。
《老味的记忆》:梧州版的“舌尖”
今年端午期间,受到《舌尖上的中国2》的启发,为了传播梧州美食,传承岭南文化,SR影域团队拍摄了一部介绍梧州美食和文化的微纪录片《老味的记忆》,这部微纪录片一经推出,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反响,推出后48小时内,点击量即突破5万,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这部微电影主要介绍的是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西江流域岭南名城梧州,通过对人物生活的拍摄,表达着人与美食、历史、文化、情怀的契合,通过这部被誉为“舌尖梧州”的微纪录片,观众可以在美食中回味梧州。
据《老味的记忆》制片人陈琪辉介绍,该片主要通过美食吸引观众,让观众了解到梧州城市的历史文化。期间对梧州老一代人物对美食原汁原味的追求,真实记录了美食的制作过程。
而该剧的主角是导演吴珏林的父母出演的,之所以选他们来出演这部微纪录片主要是因为吴珏林母亲包的西江枧水棕非常好吃,远近闻名,而且配合度也很高,能挖掘出更加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据介绍,《老味的记忆》,意为老时食物味道的记忆,走怀旧路线,追寻老时味道。每集围绕一种食物、一个人、一个故事(情感)为中心。耗时一个月,《老味的记忆》首集《西江枧水粽》制作完成,为了更具本土化,在国语解说版本之余,还专门邀请了梧州粤语主持人邓文立先生为本片作了粤语旁白,两个版本两种味道。
在2014梧州首届微电影大赛颁奖典礼上,《老味的记忆》作品以细腻唯美画面对“枧水粽”制作工艺娓娓道来,展现具有梧州特色的“舌尖上的文化”,也因其最富“梧州韵味”、真实质朴感人的本土情怀赢得了评委的一致青睐,夺得该大赛最受关注的奖项——最佳影片奖。
有网友在看完《老味的记忆》后评论道,《老味的记忆》不仅仅是介绍美食,朴实的粽子里所蕴含的那份独有情感、传统的美食手艺都格外让人留念。
在广西本土能有影像周这样的微电影交流平台,并且能让微电影团队制作的影视剧有机会搬上银幕与观众见面,陈琪辉感到很欣慰,他希望在以后的影像周中,能设置评奖环节,同时为微电影制作招商搭建平台。
新闻推荐
“超长寒假”让大学生们的假期生活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自由,记者调查发现,相对于以往的寒假,今年选择利用假期打工和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明显增多。今年22岁的肖利是梧州市人,在广西科技大学就读环境设计专...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