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新闻 岑溪新闻 苍梧新闻 蒙山新闻 藤县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梧州市 > 梧州新闻 > 正文

西南抗战的门户城市

来源:桂林日报 2015-07-27 23:22   https://www.yybnet.net/

□黄伟林

民国年间,中国的文化中心是上海和北平。上海云集了中国众多著名的传媒,北平拥有中国最重要的大学。上海与北平共同上演了中国民国时期文化的“双城记”。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1937年7月29日,北平沦陷,第二天,天津沦陷。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战争爆发。11月11日,中国军队在上海抗击日军90天之后,终告失败,上海沦陷。

1937年12月14日,南京保卫战以中国军队的失败告终,中华民国首都南京沦陷。

平津沦陷以后,中国开始了历史上第四次南渡。沪宁沦陷之后,中国开始了历史上罕见的西迁。

在南京沦陷之后的短暂时间里,国民政府迁至武汉,武汉成为中国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

1938年10月21日,中国军队撤出广州,广州沦陷。

1938年10月26日,日军占领武汉三镇,武汉沦陷。

广州为华南重镇、武汉为华中重镇。广州、武汉相继沦陷之后,大批中国文化人继续向西、向南流亡,向西南流亡。

重庆、昆明、桂林是中国西南最重要的三座城市。

从地理上看,桂林居于广州、长沙、南宁、贵阳的中心,联结了华南与西南,辐射了东南亚和整个西南大后方,是中国西南大后方抗战的门户城市,中国与香港及海外联络的枢纽城市。

作为中国西南抗战的门户城市,桂林直接承接来自武汉、广州的流亡者。他们或者居留桂林,即便不居留桂林而奔赴重庆、昆明,也多半要经过桂林。

这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南渡西迁,这次南渡西迁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城市就是桂林。

如果说1938年以前的桂林文化活动更具广西本土的色彩,那么,自1938年开始,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大量具有全国影响的文化人和文化机构涌进桂林,桂林作为全国抗战文化中心的地位凸现。

中华职业教育社是著名教育家黄炎培1917年在上海发起成立的教育社团,是中国职业教育的开拓者,更是一个重要的知识分子群体。淞沪战争期间,黄炎培被上海各界推选为上海市抗敌后援会主席团主席,职教社在上海战役中募捐筹饷、组织运输、救护伤兵、修筑工事、救济难民、迁移工厂,为抗敌做了大量工作。于上海陷落前五天,黄炎培离开上海,经武汉、长沙于1937年底到达桂林,1938年1月在桂林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桂林办事处,1938年9月,经黄炎培提议,中华职业教育社把总社办事处落户桂林。

无锡国专(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是民国时期名满全国的一所私立国学专科学校,创办于1920年,1928年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唯一正式立案的国学专修学校,也是全国唯一一所以国学为专科的高等学校。淞沪会战期间,无锡国专初迁长沙,再迁湘乡,均觉不适办学,于1938年2月在校长唐文治的率领下迁至桂林,先后在正阳街17号和环湖路18号租房办学。

商务印书馆1897年创办于上海,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出版社。1921年商务印书馆即在桂林开设分馆,1935年迁至梧州。1938年梧州分馆被日军飞机炸毁,商务印书馆支馆于1938年7月在桂林重新开业。

中华书局于1912年由陆费逵创办于上海。1937年冬中华书局在桂林设立支局,局址在桂西路52号,1938年7月,中华书局桂林支局正式营业。

生活书店1932年7月创立于上海,是邹韬奋在《生活》周刊社书报代办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生活书店决定迅速在各省市重要城镇建立分支店,尽可能深入内地和邻近战区地带,以便普遍供应人民迫切需要的精神文化食粮。1938年3月,生活书店桂林分店成立,在中南路租赁一座两开间两进的楼房为门市部。

读书生活出版社由李公朴、艾思奇、黄洛峰等人1936年创办于上海,1938年冬在桂林成立读书生活出版社分社,社址在桂西路阳家巷2号,后在桂西路17号设立门市部。

新知书店由钱俊瑞于1935年创办于上海,抗战爆发后迁至武汉,1938年12月由武汉迁至桂林,店址在太平路18号,门市部在桂西路35号。

开明书店由章锡琛1926年在上海创办,是民国时期最具影响的出版社之一,淞沪战役期间毁于战火。1937年底开明书店桂林分店开业,店址设在环湖北路17号。

文化生活出版社1935年由巴金等人创办于上海,广州沦陷后,1938年10月,巴金在桂林创办文化生活出版社桂林分社。

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都是中国现代出版业的百年老店。生活书店、读书生活出版社和新知书店后来联合组建成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同为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出版社。开明书店民国时期影响力紧接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是后来的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前身。文化生活出版社是后来的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前身。这些出版社都是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名牌出版社,它们都创办于中国现代出版中心上海,并都于1938年迁至桂林或在桂林创办分店。那个年代,出版社是仅次于大学的最能集聚文化人,又最具辐射力的文化机构。这些中国最重要的出版机构不约而同落户桂林,为桂林成为中国的抗战文化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闻推荐

鸟瞰蜕变中的广西新区

这是建设中的广西南宁市五象新区(5月2日摄)。近年来,广西作出一系列加快推进城镇化的战略部署,大力促进产城融合、城乡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南宁五象、柳州柳东、桂林临桂、梧州苍海、钦州滨海新城等城...

梧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梧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西南抗战的门户城市)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