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苑君) 泛黄的旧照、残缺的手稿……在重新布置的梧州三中校史室内,件件实物诉说着抗日战争时期梧州女中师生齐心协力救国救亡的往事,让参观者深受教育。8月28日,梧州三中68届200多名校友回到母校举行纪念活动,重温抗战时期梧州女中校史。
支援前线、收容难童、募制棉衣、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在梧州三中校史室内,一张张连环画生动地讲述了当年梧州女中校长何予淑带领全校师生团结抗战的故事。八年抗战期间,梧州女中(现梧州三中)四次迁校,师生们坚持一边学习,一边积极参与抗日救亡工作,抗日热情高涨。
“学生要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梧州三中68届校友杜女士轻轻念出何予淑题写的校训,她告诉记者:“一入学,老师即给我们讲了学校的历史。毕业将近50年了,现在重读何予淑校长的手记,仍能感受到当时女中师生轰轰烈烈开展革命的气氛。”
现年79岁的退休教师冯慧灵曾在梧州女中任政治老师与团委书记。“女中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培养出李济深、陈漫远、黎洁霜等国家栋梁,为抗日救亡作出很大贡献。”冯慧灵说,她任学校团委书记时期,还带领学生唱红歌、搞义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梧州三中校长梁朝阳介绍,每年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参观校史室,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今年暑假,学校对校史室的史料、实物进行整理、重新布置后开放参观,为师生们提供爱国主义教育的平台,教育师生勿忘国耻,激励他们继承革命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新闻推荐
因苍海项目建设需要,凡位于龙圩镇都坎村与四合村交界,权属为都坎村山体(俗称:四界冲、弹药库至砂子冲、铜鼓岭一带以及到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船闸的山体)的坟山必须全部清理,现就有关事项告示如下:一...
梧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梧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