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离休老干部黄凤祥,原是新四军独立师三团三营的一名战士,入伍于抗日战争大反攻阶段,在苏北地区经历了战火的洗礼。时至今日,黄老仍清楚地记得入伍不久就亲历一场“围点打援”伏击战,一下打掉日寇的两个据点。
因多次负伤留下的病根,年事已高的黄老现在基本上常年卧床静养,对过往经历的记忆也已日渐模糊。然而,抗战胜利迎来70周年之际记者登门拜访,黄老仍尽力回忆,讲述起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
1926年,黄凤祥出生在现江苏省启东市海东区惠艮乡。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苏北地区的交通要道、重点城镇均为日伪军占据,加之当地土匪和封建会道门武装组织众多,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自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一幕幕惨剧,让黄凤祥痛恨和愤怒,进而激发了抗争的豪气。
1945年,19岁的黄凤祥在乡里民兵连长指引下加入了新四军,成为当时的启东县东南警卫团三营九连三排的一名战士,后来部队改编成苏中新区新四军独立师三团三营。1945年夏天,三营按照“端掉一个点连成一大片”的方针进行反攻。经过侦查,指挥员发现苏泰公路一个叫仙女庙(现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的地方是日本军需补给基地,大约有20多个日伪军把守。
黄凤祥回忆道:“经过部署,我们决定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先围住鬼子的补给基地,若攻打这个点,泰州城里的鬼子必定出动增援,我们大部队在路上伏击,定能杀它个措手不及。”战斗前一天,为了不被日伪军发现,三营二连一排战士们化妆成老百姓,悄悄接近到仙女庙日本军需补给基地;另一边,三营主力军队已早早埋伏在公路两旁。
抗战进入大反攻阶段,战士们早就憋着一口气,只等一个机会上阵杀敌。号令一发,二连战士们如猛虎扑向敌人基地,日伪军被打得抱头乱窜。敌人果然中计,一边负隅顽抗,一边向泰州城里的日伪军指挥所求救。泰州城内日伪军接到急报后,赶忙派出200多人出动增援,接应救援基地。
在敌人经过的时候,蓄势待发的三营战士沉住气“请君入瓮”,等待敌人走到最佳射程内。眼看敌人越来越近,指挥员一声令下,埋伏在公路两旁的战士发起攻击,枪炮声震耳欲聋,战士们如猛虎一样冲向敌阵。
经过激烈战斗,仙女庙日本军需补给基地及前来增援的日伪军被消灭了。三营战士又一鼓作气,打进泰州城,一举收复了泰州。经此一役,新四军有力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配合了全国各地军队举行大反攻,为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作出贡献。
这次仙女庙之战,参战的新四军部队埋伏了两天两夜,经过激烈的战斗,终于把两个点的鬼子消灭了。说起这段历史,黄老不禁唱起当时广泛传唱的民谣:“黄桥烧饼黄又黄,黄桥烧饼慰劳新四军……”
新闻推荐
市商贸物流园区与中铝公司建立战略合作
梧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梧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