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梁萍 通讯员 蒋静) 11月17日,梧州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臭气提纯”项目开工。该项目主要是把垃圾产生的臭气加工处理成清洁高效的天然气,在解决垃圾填埋场臭气污染环境问题的同时,实现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
位于红岭片区平浪村塘梨冲的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自2009年投入使用以来,每天要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约500吨,至今累计处理垃圾70万吨。填埋场每天产生约一万立方米沼气经简单处理后便直接排放,异味四处飘散,周边市民表示很遭罪。
“我们将对垃圾填埋场进行全密闭改造,用HDPE膜将垃圾包裹起来,锁住垃圾和臭气,然后用负压抽取沼气并提纯为天然气,把臭气变废为宝。”项目施工方青泓(南京)再生资源投资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HDPE膜为高密度聚乙烯膜,耐热、耐酸、耐腐蚀,而且厚实封闭性强,可以很好地锁住垃圾和臭气。采用膜封闭后,即使身处填埋场旁边,也只能闻到轻微异味,垃圾臭气扰民问题可以得到较好地解决。
市市政和园林管理局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梧州市处于城市快速拓展、框架全面拉开的发展阶段,其中红岭新区城镇化步伐加快明显,陆续建设和完善了商贸物流园区、体育场馆、商品房、公租房等生产、商业及生活建筑和设施,人流也日益集聚,解决垃圾场臭气污染环境问题确实迫在眉睫,符合城市发展需求和群众愿望。
据介绍,“臭气提纯”项目一期投资1500万元,计划明年春节前投入使用。从城市长远发展来谋划,梧州市已在离中心城区更远的地区规划了一个集合生活垃圾卫生填埋、餐厨垃圾与粪便处理、市政污泥处理、医疗废物处置等多种功能和设备的静脉产业园,进一步提升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和程度。目前,静脉产业园相关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新闻推荐
●11月20日,全区地方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部署推进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会议要求,修志工作人员要切实增强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突出重点,改革创新,全面提高修志的工作水平,认真制定修志...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