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读顾荣喜的《闲赋》,品味一首首怡人的诗词,直觉告诉我:《闲赋》不闲。先看开篇第一首《重逢》吧——
两载囊萤积锐气,廿年策励共登攀。
张三旧鬓藏华发,李四粗颊冒寿斑。
昔日奔逐扬斗志,今朝趋退敛锋芒。
白驹过隙时无价,珍摄颐神筑涅槃。
据作者在文末《前尘与后世》中介绍,此诗是2006年与广西大学的同窗毕业20年欢聚时抛出。可能是处女作之故吧,他谦称为“打油诗”。其实,这是一首难得的佳作。从思想性来说,是昂扬而又不穿凿的,既赞扬了当年风华正茂的书生意气,又讴歌了廿年的策励、奔逐与登攀,更勉励日后保重身体达到超脱生死的最高的精神境界,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艺术性来说,全诗一气呵成,情景交融,对仗工整,朗朗上口,并且运用许多鲜明生动的意象营造了令人感奋的诗味浓郁的意境。此外,诗作借用囊萤映雪的典故表现刻苦读书,传神而引人入胜;借用了“张三”“李四”的俗话泛指而不一一列出同学的姓名,令人心领神会而会心一笑,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从重逢开始,这样的好诗确实不少。例如《象鼻山》《致博导》《春韵》《忆秦娥·梧州》等等不胜枚举,每一首都诗意优美,情深感人。晋陆机在《文赋》中指出:“诗缘情而绮靡。”顾荣喜的诗正是这样,不仅取材广泛,重要的是情感真挚,其中不乏爱国情、亲情、爱情、友情、乡情、山水情,皆可圈可点。但是,由于作者是厅级官员,身处高层,读者自然是留意他笔下的官场特别会关注他所展示自己为官的心态。客观地说,《闲赋》中涉及官场之作少之又少,但内心世界的展示却无处不在。古人早已指出,诗品即人品,诗如其人。古今中外均如此。所以,“诗言志,歌咏言”的说法,便成为了诗词创作的重要原则与规律。那么,就让我们来审视一下作者是怎样遵循这一原则与规律的吧!
例如,“于余恩深似海”的家慈2008年辞世。其时,作者已是自治区党委候补委员,可谓鸿运当头。但仕途上,作者是非常之冷静、清醒的。他在《哭母》一诗云,其母曾“春叮从政忌贪婪/夏嘱为人必善良/秋咐相妻如比翼/冬吩教女胜儿郎”。就这样,他牢记母亲“吩咐叮嘱”的训诫,严律自己为政清廉,弘扬诗礼传家的家风。再看《致仁兄》。“仁兄”这位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令人肃然起敬:“关注民生皆下问/商谈农事总谦恭/千村万户留足迹/敬业兴家尽孝忠”。礼赞仁兄的忠孝两全,“立此存照”,难道不正是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吗?!
遍读诗集,爱不释手。掩卷沉思,“《闲赋》不闲”这样的佳构,作者顾荣喜又是怎样创作出的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笔者试从诗集中摘出四个诗句,或许可洞见作者的匠心(句后标出题目出处):
朝闻夕见取题材,(《初衷》)
量体裁衣早构思。(《心路》)
衔恩优渥情倾注,(《年祭》)
钩深致远求真谛。(《心语》)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年,自治区粮食局下达梧州市12家放心粮油网点建设任务,市粮食局严格按照建设程序,重点推进加盟店与专柜建设。截至目前,梧州市已完成放心粮油网点建设16家,放心粮油网点基本覆盖各县(市、区)并向...
梧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梧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