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燕如通讯员梁劲捷
当前,创新驱动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企业作为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其创新能力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创新发展程度。而企业创新能力则突出表现在专利数量及质量上。
那么,梧州市企业专利申请现状如何,专利事业发展存在哪些短板,梧州市如何破解发展瓶颈推动形成创新氛围?记者就上述问题进行采访。
专利申请量横向对比有差距
近年来,梧州市专利申请量实现跨越发展,专利事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这一判断从相关统计数据中可见端倪。
统计显示,2013—2014年全市发明专利受理量连续两年大幅增长。2013年,全市共申报专利928件,其中发明专利427件,同比增长54.71%;发明专利授权量32件,累计达到105件,同比增长42.52%。2014年,全市共申报专利1032件,同比增长51.54%,其中发明专利697件,完成目标任务122.28%;发明专利授权量75件,累计达176件,同比增长74.25%。截至今年10月上旬,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达914件,同比增长31.9%,是“十二五”时期发展最快的一年;发明专利授权129件,同比增长54.29%;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0.9件,是“十一五”期末的4.09倍。
尽管梧州市专利事业发展势头强劲,但与区内兄弟城市比较仍存在巨大赶超空间。以2013年为例,当年梧州市发明专利申请427件,而南宁市发明专利申请3482件,柳州市发明专利申请3541件,桂林市发明专利申请2440件。
为什么梧州市专利申请量远低于兄弟城市?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指出,从客观环境上看,梧州市知识产权和依法保护创新成果的意识普遍较弱,当前知识产权工作与科技、经济、人才、教育等工作融合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和有利于知识产权产出的激励政策;从主观上说,梧州市科技人员普遍缺乏知识产权意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缺乏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和迅速适应知识产权市场变化的技术支撑能力,且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处于无序状态,普遍缺乏对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应有的激励政策。
加快培育自主创新型企业
针对梧州市专利事业发展短板,梧州市采取引导重点行业、企业超前进行专利布局,邀请专业团队上门服务等措施“对症下药”。
从2013年开始,梧州市出台多项扶持举措,引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专项申报管理工作,增强企业对专利等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据介绍,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射用血栓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稳住现有市场的情况下挖掘产品的新优势。对此,市知识产权部门引导企业对注射用血栓通进行二次开发和深度研究,围绕核心技术进行专利布局,促进企业核心技术发明专利的规模化,巩固和扩大企业在心脑血管药用产品市场的竞争优势。该公司实施的专利战略,对全区在科技创新及专利申请、企业战略制定与规划中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针对传统六堡茶现代工艺不成熟、相关技术发明专利拥有量少、制作工艺技术含金量低等现状,(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市知识产权部门引导梧州茶厂在分析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基础上,研究确定技术攻关方向和目标,开发能形成发明专利的核心技术,并围绕核心技术形成专利群保护,提升企业的同行竞争力和话语权。
去年,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成功获得专利质押融资,企业知识产权成功转化。梧州市知识产权部门以此为契机,邀请资深专家组成服务团队,深入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培育中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提供专利质押融资上门服务。目前,梧州市已有三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评审,共获质押贷款近420万元,进一步激发企业研发核心技术、申报专利的热情。同时,梧州市联合专业团队,指导梧州制药集团、广西梧州三鹤药业有限公司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引导企业实现对知识产权的科学管理和战略运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截至目前,全市已培育自治区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广西专利试点示范企业10家、创新型试点示范企业10家。其中,神冠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船华南船舶机械有限公司、梧州茶厂等企业已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新闻推荐
两广七市报业联盟在茂名开展联合采访活动
梧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梧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