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积极推进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
记者 陈晓雯 通讯员 陈秋玲
梧州市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共同防治艾滋病。图为第三季度联席会现场。
梧州市坚持免费为群众提供咨询检测,工作人员常常深入到乡镇、社区宣传防艾知识并提供免费检测。
疫情呈蔓延流行
从1998年梧州市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目前全市所有县(市)区及乡镇均有病例分布。今年以来,梧州市艾滋病疫情较为平缓,但仍存在蔓延趋势。累计存活病例的职业分布广泛,包括学生、教师、服务业从业人员、工人、民工、农民、干部和离退休人员等,其中农民超过70%,初中及以下文化层次超过八成。
在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中,性传播比例为92.4%(异性传播84.9%、同性传播7.5%),男女比例约为3:1。性传播已成为梧州市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疫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疫情范围广,呈弥漫性分布。
社会群体共同防艾
梧州市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的原则,落实各项艾滋病防治措施。
全市各级各部门层层落实责任,做到“六进”(进单位、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娱乐场所、进村入户)、“六有”(报刊有报道、电视有画面、广播有声音、网络有信息、路边有广告、墙上有标语)。对不同人群采取有针对性地宣传艾滋病防控知识,使广大群众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和主动参与防治工作的自觉性。
市防艾委通过开展“全市2015年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机构审核评估工作”等督导检查,加强对各县(市、区)开展的防艾工作进行督导检查。通过召开“梧州市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总结研讨会”、“梧州市县乡村艾滋病防控网络建设培训班”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终期评估培训班等,加强业务人员的工作业务能力,强化疫情信息管理,提高综合防控能力。
据市防艾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梧州市争取在今年年底实现全市和各县(市、区)艾滋病新发感染数比2010年减少25%,艾滋病病死率下降30%,实现“十二五”行动计划防艾工作目标。
重点干预高危人群
目前,全市艾滋病防控工作难度较大,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由于梧州市艾滋病以性途径传播和农民为主,艾滋病感染者分布广泛且分散,传染源管理难度大,农村卖淫嫖娼活动隐蔽性高、流动性大,打击和干预难度大。
面对这种局面,市防艾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市公安、司法、食药、卫计等部门坚持每季度召开艾滋病防控工作联席会议,建立有效的艾滋病联防联控机制,积极开展打击卖淫嫖娼专项整治、吸毒人员综合管理、打击销售假壮阳药等活动,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干预和监测,加强对传染源的随访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使艾滋病疫情继续保持低流行。针对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市卫生、公安、食药部门加强沟通,使梧州市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有序开展,治疗保持不低于80%。针对艾滋病通过母婴途径传播,建立完善了市、县、乡三级母婴阻断工作网络,提高母婴传播阻断成功率,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艾滋病防治知识。积极开展宣传和推广使用安全套工作,在公共服务场所放置免费安全套或防艾宣传资料,在医院、村委(社区)、商业服务等公共场所设置安全套发放箱或销售点,提高安全套的可及性和使用率,降低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风险。完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救治网络,使符合条件的艾滋病感染者得到及时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下一步,梧州市将启动第二轮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深入实施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控制性与毒品传播艾滋病、基层艾滋病防控体系建设、艾滋病综合干预、艾滋病防治能力提升、监管场所防治艾滋病、艾滋病社会救助、防治艾滋病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等8项专项工程,进一步综合施策,巩固第一轮攻坚成果,有效控制艾滋病疫情。
加强对青少年宣传防治艾滋病知识是梧州市近年来的重点工作。图为市疾控中心到梧州学院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
艾滋病小知识:
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也没有治愈这种疾病的有效药物或方法。
艾滋病的分期: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病有一个完整的自然过程,包括:急性感染期(包括窗口期)、潜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
1.急性感染期:HIV侵袭人体后对机体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病人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在被感染2至6周后,血清HIV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
“窗口期”:指从艾滋病病毒感染到可以检测出来这一段时间。HIV感染人体后,一般需要2至12周才能产生足够数量的抗体被临床检验的方法检测出来。窗口期感染者的各种体液或分泌物已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传染性。
2.潜伏期: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病毒在持续繁殖。平均潜伏期认为是2至10年。
3.艾滋病前期:
潜伏期后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直至发展成典型的艾滋病的一段时间。 主要的临床表现有:
A.淋巴结肿大 此期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
B.全身症状 病人常有病毒性疾病的全身不适,肌肉疼痛等症状。
C.各种感染 患者经常出现各种特殊性或复发性的非致命性感染。此外,口腔可出现毛状白斑,这是早期诊断艾滋病的重要线索。
4.典型的艾滋病期:
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免疫功能全面崩溃,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性感染以及各种恶性肿瘤,病人出现各种严重的综合病症,直至死亡。
艾滋病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
1.性接触传播:无论是同性、异性、还是双性之间的性接触都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
2.血液传播: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使用了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拔牙工具,都是十分危险的。
3.母婴传播:在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孕期(宫内)母婴传播率约为5至7%,分娩期为13-15%,哺乳期母乳喂养的母婴传播率为10至15%。
通过母婴传播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儿童,通常在出生后1岁内出现症状,平均存活期约是7年。 日常接触不传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日常生活和一般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一起进餐、乘车、学习、郊游、玩耍,共用学习用具、餐饮具、卫生间、游泳池、卧具、生活用品。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梧州市加大基层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乡镇一级均召开培训班,对乡镇干部、村干、村医等进行培训。
新闻推荐
“青春圆梦”志愿项目获全国银奖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