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玉莹 通讯员 韦晓燕) 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卫生组织设立的“世界早产日”。近年来,早产现象以及早产导致的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专家提醒,早产儿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家长不能掉以轻心。此外,为尽量减少早产几率发生,孕妇要注重孕期的保健和产检。
早产儿出生率逐年上升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梧州市早产儿出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高龄产妇的增加是导致早产儿比例上升的原因之一。今年1月至10月,全市的早产儿出生率为4.09%。近期,梧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病房“最高峰”住着27位新生儿,其中早产儿占了一半以上。
据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副主任苏月群介绍,胎龄不足37周就出生的孩子被称为早产儿。近年来,不仅早产儿越来越多,而且胎龄也越来越早,有的为28周、29周,甚至有的26周就出生了。
今年10月,一对双胞胎早产儿因出生后出现呼吸困难、口吐白沫等症状,被送进新生儿科病房抢救。其中一个宝宝重1000克,另一个仅有900克,都属于超低出生体重儿。这对双胞胎母亲属二胎高龄产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胎龄仅有28周。她早产的原因不排除是因为受高龄、妊娠期糖尿病及双胎的影响。
导致早产的因素很多,比如生活习惯,社会因素,宫内感染,子宫畸形,既往有流产史、早产史等。目前,早产儿增多的原因可能与妊娠合并症增多、妇女先兆流产次数增多、不良环境影响等有关。其中,母体因素起到重要作用。比如产妇孕期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孩子早产的几率会比普通产妇高很多。
注意做好预防和保健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目前对早产儿的救治率也逐步提高。不过,早产儿依然面临诸多健康问题。早产儿出生后常伴有多种并发症,发病急且重,危险性大。其中,大部分的并发症与其呼吸系统及各个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有很大关系,容易引起呼吸窘迫综合征、继发感染、脑损伤等并发症,严重危害着早产儿的生命及生存质量。
苏月群表示,早产儿由于生存能力差,有些即使有幸生存下来,日后也可能面临脑瘫、残疾、学习障碍等问题。因此,最重要的还是尽量减少早产几率。她建议,妇女孕期一定要做好保健和产检工作,发现孕期疾病及时处理,有先兆流产迹象一定要马上就诊。
此外,苏月群建议即使早产儿痊愈出院,家长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方面要坚持母乳喂养,按照医生建议,合理喂养,增加营养及细心照护。另一方面,家长还要定期带宝宝去医院进行身体检查,让医生根据宝宝的体格、运动、智力、行为等方面进行评估,及时进行早产儿康复治疗,减少后遗症发生。
新闻推荐
梧州市社区爱心助学班活动已连续开展九年本报讯(记者朱元冬文并摄)“姐姐教会了很多知识,让我对学习充满了兴趣”。11月19日,在宝石社区举行的“机化学院支教活动宝石社区爱心助学班一周年庆”活动中...
梧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梧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