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市四家班子领导先后深入小学、初中、高中、特教学校以及教师家中,探望慰问广大教师代表,并对做好教育工作提出要求。而梧州市各大新闻媒体也纷纷报道一些优秀教师的事迹,在社会上掀起了尊师重道的热潮。
然而,笔者更关注的是,9月9日召开的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因为,在这次会议上,讨论审议了《梧州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年)》(送审稿)。这一综合改革方案提出,要“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换届改革创新,构建系统完备、管理科学、多元参与、开放有序、高效公平的现代教育体制机制,推进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法治化轨道。”
市委一直都十分重视教育发展工作。在2014年7月,专门召开了全市教育发展大会,提出要“以更坚强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推进梧州教育事业大发展,造福梧州人民。”事实上,在“十二五”期间,全市的教育工作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如学前教育从缓慢起步变为快速发展、义务教育跨入均衡发展新阶段等。但是,对于普通群众来说,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自己相关的,却是“大班额”“大通铺”依然存在,优质教育资源与自己的需求仍有很大差距。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因此,综合改革方案提出,要大力推进“全面改薄”工作,满足学校基本教学需要和基本生活需要;开展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大通铺”共建,加强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
任务很重,也很迫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综合改革势在必行。各级党委、政府及各相关部门要把教育综合改革任务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首先,应当以法治思维和方式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教育综合改革,必然涉及利益和权力的重大调整。深水区的利益藩篱,攻坚期的复杂难题,只能用法治理念去破解。把改革主张转换成法治主张,用法治方式化解改革风险,才能确保改革有序进行。
其次,应当认真梳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点任务。各级各部门应当谋划落实举措,明确责任分工,制订贯彻落实重点工作任务安排,并形成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同时,应当建立全市教育综合改革督察制度和考评机制,定期对各地各校改革工作进展及成效进行督查。
再次,应当坚持现有好的做法进行教育攻坚。经过多年来的教育改革,特别是近几年来的探索,梧州市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如加快推进“全面改薄”工程,通过新建、改扩建学校,增加学校、学位和铺位,实现“扩量”;通过阳光招生、学区制改革,切实减轻学校压力;充分发挥优质资源乘数效应,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教师,促进交流轮岗、教师培训等方式均衡配置教师资源,逐步消除教师资源差距等。对于这些好的做法,我们必须全面推广,不断完善,使之成为教育综合改革的利器。
新闻推荐
邀请您说观点、抒胸臆、提诤言、寻良策,我们力求话题贴近梧州本土,语言轻松活泼,内容有的放矢,点评言之成理。无论您是某领域的专家,抑或普通市民,针对梧州新近发生的
《观点·民声》提供一个言说的空间与表达的平台,邀请您说观点、抒胸臆、提诤言、寻良策,我们力求话题贴近梧州本土,语言轻松活泼,内容有的放矢,点评言之成理。无论您是某领域的专家,抑或普通市民,针对梧...
梧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梧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