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 曾韵 通讯员 曾颖 张璐)近日,梧州市各大电信运营商通过各种举措,提醒未实名用户尽快补办实名登记。从9月1日起,非实名手机用户被运营商分批停止通信服务。
据了解,早在2013年,工信部曾下发规定,要求当年9月1日起全面落实新增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今年5月,工信部再次下发通知,要求各运营商必须在2016年底实现电话用户实名率达95%以上,2017年6月30日前全部电话用户实现实名登记,此次堪称“史上最严实名制”。
近日,前往营业厅进行实名补办的客户明显增多,主要是之前登记的个人或单位信息有缺失或不真实的用户进行补办。记者走访多家通信运营商的营业厅发现,在没有身份证的情况,工作人员都明确表示不能办卡。只有极少数手机维修店,不用身份证可买到手机卡。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实行手机实名制,可有效遏制垃圾信息和诈骗行为,从源头上有力打击最近频繁发生的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一旦手机丢失,实名制能有效防止恶意补卡,对个人信息安全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业内人士提醒市民,无证购卡看似方便,实则有隐患,购买需谨慎。
截至8月底,梧州市电信、移动等通信运营商的手机卡实名率均在九成以上,新用户入网基本可以做到实名登记。各大通信运营商将继续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线上线下配合,通过短信、公告等方式通知,催促用户尽快完成实名登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罗银妮)9月12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黄振饶与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侨联、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人士座谈,就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建议。会上,黄振饶对报告的形成过程、...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