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晓婷
据报道,梧州市将利用五年时间开展“第一公里·桥”攻坚战,建设改造加固一批农村桥梁。“第一公里·桥”攻坚战的提出真真切切地把百姓心中的所想所思摆上日程。
近年来,有新闻报道,因为没有桥,很多孩子上学、村民出行不得不绕行十几公里,或仅靠简易单薄的竹桥、木板过河,又或是撑着竹排过河,甚至很多地方只能光脚趟着冰冷溪流艰难而危险地渡河。而这些年,很多贫困村之所以贫困,很多贫困户之所以不能脱贫,无非就是路不通,路不通的情况里,桥不通其实占了很大比例。岭南地区,水源比较丰富,每个镇村都不缺几条大小河流,各村各镇的交流往来,隔江而望也不少,桥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如果只是因为一水相隔,路桥不通,就会导致了当地的资源运输不出去,外来的投资者无法走进来,一个地方因此贫穷下去。因而,“第一公里·桥”确实是目前比较重要的攻坚战。
修桥是项事关民生、造福百姓的工程,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帮助群众解决切身问题。完成好“第一公里·桥”的攻坚,对于农村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方便了村民的出行,桥通了,路通了,各个村镇的投资环境也得到改善,外来的投资者能走进来,当地的资源也能运出去,一座桥融通着一条生产路。
必须考虑到,修桥有修桥的难处,比如资金不足,都说水多的地方桥也多,几乎每个镇每个村都需要修建很多大大小小的桥梁,且不说缺桥没桥的,小到每个村都能需要修建完好,单单原先水泥开裂、钢筋暴露、桥栏断裂变形、桥身桥桩单薄的危桥,也需要修建,僧多粥少的,如果仅仅单靠政府财政出资解决,将是一笔很庞大的数字,而这就需要依靠社会的集体力量,共同努力,从生活之桥到生产之桥,一起筑建,打赢“第一公里·桥”的攻坚战。
新闻推荐
一事一议刘汉新近日读报,一篇《“三网”交织构建市民安全屏障》的报道,吸引了笔者眼球。报道指出,年,梧州市申报的城区天网四期工程项目成功入选全国第三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这意味着梧州...
梧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梧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