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9点至11点要保证身体处于安静状态,这样淋巴才能好好排毒;晚上11点至凌晨1点间一定要处于熟睡状态,这样肝脏才能排毒;排便要在早上7点之前,因为这是大肠排毒的时间……在微博或者“朋友圈”转帖中,很多人都见过这一张“人体排毒时间表”,但是,医生认为——
通讯员 聂宗生
网上一直流传的所谓“人体24小时经络排毒时间表”,罗列人体的心肝脾肾等脏器某某时段在排毒。梧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黎汉文表示,这无科学性依据。中医有经络说法,中医“十二经络运行时间”说法中所述的“经络”,并非为某一具体的器官,指的是人体内的系统,在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归属于五脏,如心经、肺经、脾经等,“心经”是一支经络连能于心脏的经脉、“肺经”是指包括肺在内的整个呼吸系统等,黎汉文进一步解释,而网上则将中医所讲的经络运行时间流言成为单个器官的排毒时间,并不妥当。
那是否真的存在“人体排毒时间表”?黎汉文表示,其实,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物钟,对人的代谢、排泄以及解毒的体系很完善,无须刻意地去“按时排毒”。中医认为,在某些特定时段一些脏腑代谢相对活跃,不同系统各自有各自代谢活跃时间。比如,凌晨3点到5点肺经最旺,并不能说这一时段就是肺的排毒期,将某个器官在特定时间段进行排毒的说法很牵强和没有科学依据。所以说,不要将中医“十二经络运行时间”与“人体排毒时间表”混为一谈,两者根本不是同一回事。
那么,中医十二经络到底又是怎么回事?黎汉文解释说,十二经络是经络系统的主要内容,《灵枢·海论》说:“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它概述了十二经脉的分布特点:在内属于脏腑,在外联络四肢、头面和躯干。各经脉之间还通过分支相互联系,即“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另外,又因为经脉主运行气血,故其循行有一定的方向,即“脉行之逆顺”,中医称之为“流注”,在每天的二十四时辰里,中医理论上对应的十二经络,分别都有不同的“动作”。
中医古代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即中医述说的子午流注12时辰养生法,是一种规律,中医用其来说病,并根据“经络”机理进行调节来治病,并不是简单化的“排毒”说法。“因此,根据子午流注的规律,中医推崇人们以此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指导养生和用药,对健康大有裨益。”黎汉文说。
黎汉文解释,中医十二经络有对应的养生法则,比如丑时,即1~3点,对应经络为肝经;寅时,即凌晨3~5点,对应经络为肺经,肺经旺,“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去送往全身,于寅时睡得熟,则能色红精气足;在卯时,即早上的5~7点,对应经络为大肠经,是大肠经最旺的时间,由于得到了经肺输送新鲜血液于全身,促进大肠经的兴奋,进而完成吸收食物水分与营养,排除渣滓的过程,因此,于晨起排便对身体尤为有好处,建议人们应早起排便,养成一个良好习惯。辰时的7~9时,对应经络为胃经,分泌胃酸最为活跃,此时进食是最容易消化的;而且,进食能刺激胆囊收缩,分泌胆汁进一步帮助消化。如不按时进食,过多的胃酸直接对胃黏膜产生刺激,久而久之容易引发消化道的溃疡、炎症等病变,而胆囊得不到有效的“刺激”,胆汁淤积在胆囊内,导致胆囊炎、胆囊结石发生。午时11~13时,对应经络着心经,心经最旺,此时,最注意要养心,如小睡片刻的午休,对养心有莫大好处。
“其实,人体中所谓毒素,从广义上说,泛指对人体有不良影响的物质,无非就是人体新陈代谢分解产生出来的代谢产物及外来的某些‘废物\’,外来毒素主要来自如大气污染、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烟草、酒精、药物等以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所带来的‘危害物\’,内部毒素包括人体在进行日常生理活动时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如粪便、尿酸,体内积聚的过多的脂肪、胆固醇等,一般来说,人体内的各个器官以及由抗氧化酶构成的内部排泄系统,通常是日夜不停地进行处理,将毒素过滤排泄出体外的,并不是按‘守时\’处理。”
因此,黎汉文主张市民应该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禁烟限酒、不吃高糖、油炸食品;多摄食新鲜果蔬,多补充水分;心态愉悦,不慎不怒;守时作息,不熬夜,不打乱自己守时的“生物钟”,就是最好的“排毒”养生之道。
新闻推荐
地址:梧州市万秀区西环路100号中段(市委党校旁)电话:0774-3888666梧州军分区副司令员周立品大校到梧州爱尔眼科医院检查“热血铸军魂,爱尔助从戎”活动开展情况9月10日上午,梧州市2017年新兵入伍欢送大...
梧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梧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