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载,今年暑假,梧州市第十一中在学校食堂楼顶建造了种植园,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结合生物课开展农艺校本课,进一步美化了校园,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拓展了学生的种植知识。
现在城里的学生走出学校,踏入社会的机会很少,接触蔬菜、水果、花卉等植物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一些学生甚至五谷不分,究其原因,大都是学校为狠抓教学质量,狠抓学生升学率,一味重视学生的成绩、分数。学生一天到晚泡在大量的作业堆里,提高综合素质成了一句空话。
在提倡素质教育、实施新课改形势下,一方面要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和才干,在理论学习中进步,在社会实践中提高。组织中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必须结合中学生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因地制宜,要在完成教学计划、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进行,同时还应选择合适的实践内容、方法和途径。
在学校楼顶开辟种植园,全校各班分别负责管理不同种植区域,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浇水、施肥、松土、除草、观察、记录等一系列日常的劳动学习科学种植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们在劳动中了解种植知识,掌握种植技术,体验劳动的辛苦与快乐。通过参与劳动并记录自己劳动的经过和体验,在劳动中学到知识和本领,对学生的成长是极为有利的。学生亲身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他们也会认识到,要想有所收获,就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同时也使他们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珍惜拥有的一切,激发了学生们积极向上的动力,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勇于动手实践的积极性,从而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对提高学科成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纪荣兰通讯员蔡远宁)“我们的施工队伍在9月18日进场,目前正在进行浇筑挡土墙,预计两个月左右就可以竣工。”9月20日上午,在龙圩区新地镇雁村的村儿桥施工现场,施工负责人梁先生向记者介绍该...
梧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梧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