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祝琳 通讯员 黄亮)眼下,走进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江南片区,航天北斗、丰歌低碳建造、丰冠风光能等一批项目的新建厂房拔地而起。这批项目受益于试验区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政策,采取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供地方式,降低了企业前期资金投入,节约了建设成本和时间,为项目提速建设赢得先机。
201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联合下文,将梧州市列为开展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城市。近年来,梧州市大力推进该项改革试点工作,市政府制订试点工作配套文件分工方案,印发实施《梧州市推进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试行)》、《梧州市推行工业企业退城进园(区)的指导意见(试行)》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围绕健全工业用地多途径、多方式市场供应体系,健全多主体供应工业用地市场流转体系,完善工业用地价格体系,强化对工业用地布局引导和节约集约用地,健全工业用地市场监管制度等多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结合粤桂试验区“政策叠加、择优选用、先行先试”的体制机制优势,梧州市把试验区作为改革试点的重点,根据园区工业用地特点,立足企业用地急需解决的问题,探索、出台一系列实施办法和细则。如试验区实施工业用地先租后让、租让结合,(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全面加快企业注册登记,促进了企业开工建设,节省企业进驻前期时间,提高了招引符合产业发展目录、对地方综合贡献大的优质项目的概率。同时,土地弹性年期出让政策可增加土地流转效率,盘活了土地价值,为试验区筹融资、后续发展提供保障。通过有序实施先租后让、租让结合供地方式,试验区共完成航天北斗、丰歌低碳建造、丰冠风光能等八个项目共计476.73亩土地供应。
此外,梧州市依托推进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加强对工业用地的布局引导,加快推进产业聚集和优化升级。梧州市以“五园八区”为载体,推动全市80%的工业企业向园区聚集,引导乡镇企业向园区集中,争取到2020年实现90%以上的工业企业集聚在园区。实施改革试点以来,梧州市新建工业项目100%集中在园区。为推动土地集约利用,梧州市还鼓励园区建设并提供标准厂房,在节约集约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同时,加快企业建设步伐,增强投资者信心。目前,梧州市已建设标准厂房总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其中,梧州工业园区建设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已出租给8家企业、出售给4家企业;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建设标准厂房4.6万平方米,已全部出租给7家企业使用。
据悉,实施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工作以来,梧州市通过招拍挂取得工业用地1419.4748亩,进一步增强和优化土地要素配置,确保优质项目落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柳双通讯员何华文)“立刻停止向梧州市区供电,否则我们就杀害人质!”9月25日下午,在文澜路梧州供电局电力调度办公楼门口,两名不明身份人员手持武器“劫持”一名工作人员后,强行进入电力调度...
梧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梧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