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潘 登
在刚刚结束的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明珠般闪耀全场,不少国内外嘉宾在会后“追”到梧州考察。
“粤桂合作的快速发展,是我们积极推进东向战略的成果。”梧州市委书记黄俊华认为。作为广西的东大门,梧州就要主动向先进发达地区靠拢,在思想上、理念上、行动上对接东部发达地区,打造区域性枢纽城市、西江黄金水道中心城市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基地。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2014年,梧州至广州高铁开通,如今已与广东多个城市实现高铁“公交化”;2015年,梧州至广州水上穿梭巴士开通,如今繁忙时一天可发货到广州10多船,梧州与广佛肇高速公路的连接线年底前建成通车……梧州构建“公、铁、水、空”现代立体交通,将与广东往来更加密切。
粤港澳产业纷至沓来。自2012年起,梧州分批次引入再生资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陶瓷建材等一批有规模、有效益、有水平的重点产业及企业,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区域产业合作成效显著。启动三年的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磁场”效应初显,从珠三角等地区引进优质企业100多家,比亚迪、中兴、丰歌等行业龙头和科技型企业成功进驻。
借东风引领新发展。五年来,梧州主动向东融入,将珠江-西江经济带沿线主要城市紧密联结起来,先后与广州、佛山、肇庆等城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每年定期召开市长联席会议,共商粤桂合作项目和事项。目前共商定“广佛肇梧”一体化建设重点等合作项目和事项220项,总投资2467亿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雨燕通讯员邹海霞)“多谢民警相助,帮我找回了钱包,不然我连国庆长假的出行都被耽误了。”10月12日,国庆长假游玩归来,家住龙圩区的市民肖女士再次向龙圩区公安分局的民警表示感谢。原来,日...
梧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