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刚大学毕业的黄敬侠从上海来到梧州,成为梧州供电局的一名实习生。如今,他已是该局变电检修班的副班长。黄敬侠用“既有规律性也有突发性”来形容自己的工作,在没有突发故障出现时,他会坐在办公室内值守,钻研图纸;也会到各地的变电站排查设备安全隐患,进行设备改造。而一有突发故障出现,他就会马上拿起工具赶到一线抢修。
从处理2014年梧州多个变电站的ZN12-12型10kV断路器发生不明原因的越级跳闸事件起,黄敬侠开始摸索根据声音来分辨设备故障的方法,逐渐练成“闻声辨故障”的高超技能,还先后对十多个技术难题项目进行攻关,拥有了多个实用新型专利。正因如此,黄敬侠能深刻体会到高科技对于电力维修行业是多么重要。
“如今,电力维修不再是一把扳手、一把锤子就能完成的事,以前一小时才能解决的隔离开关缺陷,经过专用工具的帮助,就能将解决缺陷的时间压缩到12分钟,这就是科技带给电力维修工作的改变。”黄敬侠说,在多年的从业时光中,供电行业持续开出“创新之花”,不断有新的工艺与工器具投入到现场工作中,令供电工作者的工作效益逐步提升。因此,科技与创新是供电工作的活力之源。
“我希望十九大之后,国家可以出台更多的激励政策,鼓励更多科技人才投身于技术创新,研发出更多高精尖技术运用到供电行业中。”黄敬侠还盼望着,未来的五年,自己能继续创新开发出更多专利,实实在在地提升电力维修行业的工作效率,为供电安全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本报记者 陈雨燕
新闻推荐
施划“行人等待区”是何意 交警释疑:配合斑马线设置,引导市民文明出行
西堤路国龙大酒店对出路段,交警部门施划的“行人等待区”,配合了斑马线和“车让人”等交通标线标语设置。陈雨燕摄本报讯(记者陈雨燕通讯员石桂晖)近日,西堤路沿路机动车道出现了几处新施划的双黄线,这...
梧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梧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