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诗韵
今年的10月28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相信很多年轻人对此远不及情人节、圣诞节等节日来得熟悉、重视,估计更少人会知道,早在1988年,我国就将农历的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年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到今年,已经是第29个年头了。
庆幸的是,在被外界多元文化、节日冲击的今天,包括梧州市在内的各地政府都在以不同形式的活动营造着传统节日的氛围,以此呼吁更多的人关注、重视传统节日。然而,现实却不容我们忽视:一边是政府不遗余力地给老人提供更多的福利待遇,一边是越来越多的老人在物质逐渐满足的条件下,精神领域相对荒芜。对于大多数老人而言,往往将子女视为晚年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精神寄托,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却常年见不到自己的子女,“常回家看看”在很多人那里都落了空。
在重阳节这天,关注社会给予老人怎样的福利时,我们不妨更多地问问自己:行色匆匆的我们,有过多少时间去关心家中的老人?
或许有人会说,老人荒芜的精神领域,也不能全靠子女去填补,政府和社会应有所作为。其实,近年来,无论是医疗、社保还是其他方面,政府都在负责任地通过政策的完善和调节,试图努力将这些化为促动年轻人回家的动力,创造更多父母与子女相聚的机会。
毋庸讳言,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都让父母尝尽了酸甜苦辣,尝足了尴尬无奈。如今他们老了,又都毫不吝啬地将自己毕生的储蓄全部无偿赠送儿女们享用了。现在他们所有的只是儿女情长,所求的只是儿女富足安康。不在他们身边的时日,对他们的赡养,大部分人都只是物质的关注与亲情的问候。
但当下,他们或许正在经受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心酸,或许正在经历着一份无法言说的艰难。即使这样,面对儿女们的每一次问候,他们总是重复着安康的话题;碰撞儿女们的每一次注视,他们总是坚守着满足的笑意。
“百善孝为先。”孝,是道德的起点,从咿呀学语到长大成人,父母为我们无私付出的心血和精力难以计数,孝敬父母、让父母安享幸福晚年是为人子女的根本。在善政广开行孝之门时,还需要我们更多的人秉持孝心、广推孝行,尽自己所能,常回家看看,多与家中的老人拉家常、问寒暖,时刻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子女的牵挂和关爱。
只有如此,老人才不会感到精神孤独,重阳节才不会仅是一天的节日,社会也才会充满更多的爱与温暖。
新闻推荐
■ 千年古郡时尚梧州 工艺有创新 材料有突破 第十四届梧州宝石节饰品大赛评出30件获奖作品
本报讯(记者万立平通讯员李琳黎梦维)10月26日,第十四届梧州宝石节“时尚中国·梧州宝石”饰品大赛进行了现场评比,经评委反复评鉴,共评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据悉,获奖作品将在10月28日...
梧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