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目前绝大部分地中海贫血患者只能依靠输血和去铁维持生命,部分重型地贫患者甚至需要终生输血,对家庭乃至社会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负担。近日,梧州市工人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陈江明带领医疗团队通过临床研究,在国内率先发现药物沙利度胺对治疗β型地中海贫血有显著效果,且治疗费用仅为以往输血治疗的十分之一。目前,这项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到《欧洲血液杂志》,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今年21岁的患者小丽(化名)是一名中间型地贫患者,自小就要定期输血、排铁,以维持生命。2015年9月,她的病情突然加重。经检查发现,小丽由于长期输血产生黄疸,导致胆结石感染,即使再输血也没有治疗效果,生命危在旦夕。绝望之际,小丽在梧州市工人医院血液内科治疗时了解到有一种新疗法,有望治疗她的病症,于是她决定尝试。令她惊喜的是,3个月后其血红蛋白值已接近正常水平。此后,她每月按时服用药物,再也不需要输血。如今,她已能像正常人一样参加工作。记者从梧州市工人医院了解到,这种药物名叫沙利度胺。该院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陈江明带领医疗团队通过临床研究,在国内率先发现该药物对β型地中海贫血的治疗有显著作用,配合其他药物,形成系统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治疗1个月后,其贫血即可得到明显改善,不再需要输血;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血红蛋白值可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此后只要坚持每月服用药物,即可摆脱长期输血的梦魇。据陈江明介绍,该治疗方案患者人均治疗费用约300元/月,费用仅为以往人均输血治疗费用的10%左右。同时,该治疗方案的副作用少、操作简单,有望实现破除重症地中海贫血患者终身输血的定律,达到让患者脱离输血、提高生存质量,为社会节约大量血液资源的目的。
陈江明提醒,目前,该药物适用人群仅针对18周岁以上患者,且用药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配合其他药物服用。接下来,他将带领医疗团队继续对治疗方案进行研究,扩大病例数,并寻找儿童用药安全性和理论依据。
(据《西江都市报》)
新闻推荐
感受发展成就 凝聚智慧力量 全国25城市政协工作联系会第55次会议闭幕
本报讯10月29日,全国25城市政协工作联系会第55次会议闭幕。参加本次会议的全国14个省(区)的23个联系会成员单位和应邀的6个城市政协,围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人民政协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一带一...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