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
今年的梧州宝石节,最大的看点、热点,便是“骑楼水街”了。长居江边、终年与水相伴的梧州市民,竟被一泓方圆百米的假洪水“燃爆”了。万人空巷,拖家带口,就为了去观看这“水浸街”的情景,想当年真正的洪水上街时,反而没这么多人去看热闹。
当然这“水街”也并非仅仅是洪水上街的再现,策划者还“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地添加了多种水乡艺术表演元素,试图营造梧州版水上威尼斯的风貌。倘若再加上叫卖艇仔粥等桥段,想必更加妙不可言。
然而令所有人始料不及的是,这一幕水上“情景剧”甫一上演,当晚便引发全城轰动,观众如堵;骑楼城内交通瘫痪,危如累卵,以致主办方猝不及防,只好匆匆叫停。眼看一个成功的文化创意由此无疾而终。
对于“水街”这一活动策划,有人嗤之以鼻,有人赞不绝口,也有人唾骂不已……活动还没开始,就已经在社会上引起争议,舆论圈就已经开始发酵。作为一个文化创意,可以说这已经成功了一半。对于一个社会文化活动褒贬不一,见仁见智,本来也很正常。
造成这一被动局面的原因,是有关部门严重低估了文化创意所能引爆的巨大能量,事先缺乏评估或预案,以致一个本来可能相当成功的文化创意夭折了。
笔者在此无意评判这一事件的得失,只是从中感受到一个文化创意产生的威力,原来“怀旧”都可以如此火暴,这是我们一些行政部门平时所忽视的或无法理喻的。由此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创新、创意原来可以激发如此令人震撼的力量。如果我们在今后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中,尤其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多一些创新,多一些创意,那么我们的发展就可以实现“弯道超车”,事半功倍。
尽管这次“水街”无疾而终,但已经有人在思考如何令这个文化创意活动可持续地在骑楼城长期“复活”。
“水街”作为一个话题、一个启示,还可以继续探讨。我们要鼓励创新,不能因为一次活动的无疾而终就畏首畏尾;我们要对创新的力量有足够的、新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创新的自觉和动力。
“水街”可以一夜拆除,但创新不能无疾而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雨燕)11月1日15时30分,有市民报料称,长洲区金湖北路168号世纪新城小区发生一起坠楼事件,现场拉起了警戒线。记者接报后赶到现场时,民警已经离开。附近一家商铺的工作人员陈先生表示,当天14...
梧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梧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