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玉莹 通讯员 张琼之)糖尿病,对于公众来说并不陌生。然而,如何防控糖尿病,不是每个人都了解且加以重视的。专家表示,目前,糖尿病的发病趋势居高不下,但糖尿病是可防可控的。
风险评估及早干预
为唤起公众对糖尿病防治的重视,11月12日上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内分泌科医务人员在旺城广场对出小游园举行“联合国糖尿病日”健康义诊活动,吸引了众多中老年人。医务人员现场为群众免费测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等,并根据群众有无糖尿病家族史,以及现场检测腰围、体质指数、血压等得出的结果,对其糖尿病风险进行评分。同时,医务人员现场给予糖尿病患者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指导和建议。根据当天统计的结果,在150份评估表中,50岁以上评分大于25分的人群达到90%以上。
据现场医生介绍,进行糖尿病风险评估有利于筛查出患糖尿病高危人群,以达到早发现、早干预的目的。一般来说,评分得分等于25分或以上,提示为糖尿病患病高危人群的市民,应到医院内分泌科门诊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查。
妊娠糖尿病患者较多
据该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黄炎芳介绍,目前,糖尿病患者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由于糖尿病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诊断、治疗率低,加上许多患者用药、饮食等方面不注意,血糖控制不理想。因此,中老年人必须重视提前预防和规范治疗。
女性糖尿病是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关注的重点。黄炎芳进一步介绍,随着二孩政策开放等原因,妊娠糖尿病患者有增高趋势。其多发于妊娠中晚期,常见于肥胖和高龄产妇。妊娠糖尿病患者发生早产、低体重儿、难产等几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的孕妇。根据有关资料,患有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女性患冠心病的风险较其他女性高出10倍;患有Ι型糖尿病的女性更易发生早期自然流产和胎儿畸形。
预防糖尿病分三步走
预防糖尿病可分三步走。首先是控制体重,保持膳食均衡;其次是适量运动,长期规律合理的有氧运动可改善血糖水平;最后一步是减轻精神压力,保持乐观心态。
糖尿病患者要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诊,包括复查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防止并发症发生。糖尿病患者不但要防止血糖偏高,还要防止血糖偏低。患者要定时定量进餐,遵医嘱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若运动超过1小时要及时加餐。若患者出现虚汗、乏力、心慌、颤抖等症状,可食用15至20克碳水化合物类食品,如1杯脱脂牛奶、1汤匙蜂蜜。
右图:11月12日,医务人员为市民进行测血糖、血压,并对其进行糖尿病风险评估。
李玉莹 摄
新闻推荐
白鹤山坐落于梧州莲花山井底村桂江边,酷似一只展翅飞翔的白鹤,是古氏共有的精神家园。新中国成立以来,位于梧州莲花山的井底村人才辈出,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以古鸿年、古林炎、古建梧、古维新等...
梧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梧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