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江杂谈
■田言
在国内不少城市,共享单车已然成为众多市民日常代步的交通工具。但对于共享单车的管理,也成了部分城市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管理工作的一个新考验。
今年3月1日,梧州市区多个地方出现一大批某个共享单车公司的“小蓝车”,标志着共享单车正式进入梧州市。但是,共享单车进入梧州的道路却比较波折,在投放的当天,由于该公司尚未办好在梧州运营的手续,梧州市有关部门要求该公司及时回收梧州市面上的共享单车。公司负责人口头承诺“收车”后,却言行不一,继续私自在市区投放共享单车,仅仅过了3天时间就已经分批投放了近2000辆共享单车。
虽然有关部门经常派人对乱停放的共享单车进行暂扣,但共享单车在市区已经是遍地开花,数量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乱停乱放、野蛮使用、违规行驶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不少市民开始呼吁有关部门加强对共享单车的管理。《西江都市报》也曾对共享单车的乱象进行报道。
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共享单车从众多市民的期盼,变成不少市民“堵心”的事。究其原因,除了共享单车公司打擦边球,想通过大量投放车辆造成既成事实,以此“逼迫”有关部门“就范”的原因外,也和对共享单车只重投放、不重管理和维护有关。就拿广西区内的南宁、柳州等城市来说,共享单车都有专门的停放区域。但在梧州市,目前笔者还没有发现哪个地方是专门划给共享单车停放的。其中,可能是有关部门一直没有通过共享单车在梧州市的投放审批手续,所以就不同意划专门的停放区域。当然了,也可能是共享单车公司只想用投放量来布局和抢占市场,并没有打算好好进行管理。
没有约束管理机制,就容易形成乱象。虽然共享单车方便了市民出行,但其终究是带有营利性质的生意,共享单车公司应主动承担管理义务,政府部门也应主动监管。笔者认为,有关部门或企业应加紧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举措,加强对共享单车的管理,让共享经济更好地服务大众,让共享单车良性循环走得更远。
新闻推荐
中共万秀区委员会郑兆武梧州基础差,资源少,但隔壁“邻居”贵港、贺州条件并不比我们好;梧州的干部并不缺乏担当,但整体的精神...
梧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