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曾燕 通讯员 潘培敏)近年来,龙圩区积极创新产业合作经营扶贫新模式,大力推广稻螺生态综合种养和温氏鸡养殖产业发展,形成“示范点+贫困户”“扶贫龙头企业+贫困村(贫困户)”“温氏公司+肉鸡高效家庭农场”等扶贫长效机制,破解了扶贫模式单一瓶颈。
“示范点+贫困户”模式。稻螺综合生态种养是一项可复制推广的产业开发模式,示范点针对贫困户不同的家庭情况,采取因户而异,分类施策,从而达到增加贫困户与合作共赢的目的。龙圩区通过“扶贫龙头企业+贫困村(贫困户)”推行“一户一亩螺”,给予建档立卡贫困户扶持,按每户2.5亩的指标安排到村民合作社;“一村一示范”给予贫困村建设稻螺生态综合种养示范点补助,每村可以建设一个或多个示范点。目前,龙圩区稻螺生态综合种植养殖面积3000亩,成立有佰宝、田螺姑娘、五福等9家田螺养殖企业或合作社,打造有佰宝养殖农民合作社210亩稻田生态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稻螺种养产业覆盖贫困户263户,户年均增收3885元。
“温氏公司+村民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政府部门与村集体统筹整合扶贫资金,由村民合作社(贫困户)按温氏公司标准建设高效生态肉鸡养殖小区9个,标准化环控平养鸡舍90栋。项目建成后,整体出租给温氏股份经营,每年按投资总额9%的收益返还给村民合作社,形成扶贫长效机制,计划年上市肉鸡约410万羽,带动周边农户3000户脱贫。
此外,龙圩区尝试推广“温氏公司+肉鸡高效家庭农场”模式。贫困户通过小额信用贷款或社会能人出资,按温氏公司标准建设肉鸡高效家庭农场,经温氏公司验收合格后,由贫困户承包合作养殖。广平镇调村马蹄组徐翠玲是龙圩区第一个与温氏合作养殖肉鸡的业主,其首批饲养的1.3万多羽肉鸡上市即实现利润4万多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纪荣兰)近日,有居民致电本报反映,丰业新苑小区16号楼后面挡土墙处发生塌陷,存在安全隐患,希望有关部门及时进行整治...
梧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梧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