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暑假,未成年人游泳溺亡的消息总是见诸报端,这些溺水事件多数出现在河边、水库或池塘等水情复杂、人烟稀少的地方。但最近这段时间,梧州市却发生了几起未成年人在游泳池里溺水的伤亡事故。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小区游泳池在设计、建造上符合相关标准,水深有一定限度,而且配备有救生员,可以说是非常安全。不过,总结这几起溺水事故的原因,要么是孩子在无家长陪同的情况下独自游泳,要么是孩子在游泳嬉戏时,家长在泳池边玩手机、聊天,孩子在泳池发生意外时不能及时被发现,进而导致悲剧的发生。此外,由于多数小区游泳池的深、浅水区并无明显分界,如果游泳者不懂水性而又无防护装备,一旦不小心进入了深水区,极有可能发生意外。
这不免让人联想到著名的“青蛙效应”——把青蛙扔进开水里,它因感受到巨大的痛苦便会用力一蹬,跃出水面,从而获得生存的机会;可把一只青蛙放在一盆温水里并逐渐加热时,由于青蛙已慢慢适应了那惬意的水温,所以当温度已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青蛙便再也没有力量跃出水面,最终被活活烫死。“青蛙效应”警示人们,对于显而易见的危险,人们会抱有强烈的戒备心,而那些看似微小甚微的危险却往往会被忽视。
其实,小孩在游泳池游泳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虽然管理方在游泳池的硬件设施、人员配备等方面做足了功夫,可倘若家长们对孩子的安全疏忽大意,看似安全的泳池也可能变成吞噬生命的“虎口”。
为避免未成年人游泳池溺水的事故再次发生,家长们一定要对进入泳池的小孩多加看管,游泳池管理方也应当在泳池周边设立相关警示标志。另外,泳池救生员也需对未成年游泳者进行重点关注,对打闹嬉戏、未穿戴防护装备、进入深水区域的及时进行劝阻,从而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愉快的游乐环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凡)近日,有市民在梧州零距离网络问政平台反映,梧州市图书馆闭馆时间较早,而外地很多图书馆一般开放到晚上10点多...
梧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梧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