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宁
据《梧州日报》报道,近日,记者走访市内多家酒楼、餐饮店发现,餐饮行业对文明用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适量点餐,不剩菜、不剩饭已成为大部分市民的自觉行为,文明用餐正逐渐成为共识。
吃饭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最重要的生活内容,亲朋好友聚会要吃,婚丧嫁娶要吃,升学升迁要吃,迎来送往要吃,商务往来要吃,重大庆典要吃……可以说,吃饭不仅是为了果腹,还是人际交往的主要途径。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粒米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这些句子告诉人们: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唯有克勤克俭、避免浪费,生活方能细水长流。而且,厉行节约、爱惜粮食、杜绝浪费,既是尊重他人劳动的表现,也是高尚人格的体现,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道德追求。
然而,曾几何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上在请客吃饭方面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很多人觉得,如果请人吃饭不点满一桌菜就显得自己不热情,饭菜吃不完打包尽显“寒酸”之气;也有一些人认为,不管吃不吃得完,来个“满汉全席”就是成功和地位的表现。而更大的浪费则来自于公款消费,一些政府官员认为反正不用自己掏腰包,想点多少点多少,想点多贵就点多贵,各类新、奇、特菜式换着花样吃,所以公款买单的餐桌,往往成为食物浪费的最大阵地。
“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曾经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2013年,中央要求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由此,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整治“舌尖上的腐败”的革命。同年,反对餐桌浪费的“光盘行动”也在全社会铺开,并成为当年的网络热度词汇。事实证明,“光盘行动”开展5年来,“舌尖上的浪费”得到了有效遏制。因此,如今“光盘”“打包”渐成梧州市民自觉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首先,对消费者,要加大宣传与引导力度,树立量食点菜的自觉意识,让节约意识外化为个人的行动自觉;其次,对餐饮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引导与政府监管作用,比如要求标注分量、推广分食制等,让按需点菜、按量取食成为餐饮行业新风尚;此外,相关政府部门也应当及时制定法律法规,严肃惩治极端奢侈浪费行为,倡导节俭之风。
总之,厉行节约,遏制住“舌尖上的浪费”,既是节约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劳动者劳动付出和劳动成果的尊重。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增强节约意识,摒弃浪费陋习,让文明之风吹到餐桌上。
新闻推荐
“山竹”将带来严重风雨天气 梧州市昨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启动防御台风Ⅱ级应急响应
本报讯(见习记者肖旻泰通讯员孙小龙)9月15日,记者从梧州市气象台获悉,根据最新气象资料,预计9月16日夜间在广东西部沿海一带登...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