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风和日丽,当我走过梧州市大南路时,发现大南路与往常不同,只见街道铺满长长的金黄色的地毯,醒目的横额上写着“美丽梧州 幸福万秀,2019年骑楼年俗文化活动”。这意味着要过新年了,不由得勾起我儿时过新年的情景。
那年我还很小,新中国成立后,梧州山城到处张灯结彩,街道上各家各户张贴春联。特别是北山的路上,在高高的牌坊上挂起了“欢庆春节”的红幅,十分醒目。街上到处敲锣打鼓,醒狮给商户拜年,民间各种团体走上街头游行,有秧歌队、腰鼓队表演,也有踩高跷的,一派欢乐的景象,人们的笑脸像鲜花一样绽放,鼓掌声、锣敲声以及人们的欢笑声,汇聚成一首欢乐的曲子。
当时,我们还住在河边的小艇上,那里叫做下关一段,还有下关二段,下关二段是渔民聚居的停泊渔艇的地方。这两个地段都有居民委员会,都在现梧州大酒店和海关对开地段。我们艇上人家靠着小艇渡人过河到麻湾或旺步头,或扶典和塘源等更远的地方,以此来赚钱糊口,渔民则靠捕鱼生活,也有一些靠搞竹织、织篷、织片等手艺维持生计。而我父亲和他的工友做工匠,为水上人家安装新船新艇或修理船艇领工钱维持生活。
临近春节,天气晴好,各家各户会把住家艇或渡人赚钱的小艇拉到岸上去修理,打油翻新。我父亲是个木匠,被他们请去修艇,忙得不可开交,我也跟着学起木工来,到处都能听得到槌声、锯声、斧声、小孩的欢笑声,整个河滩一片热闹景象。
那时,很多艇都在等着修理,人们在宽阔的沙滩上搭起一个个帐篷,我们这些小朋友经常有机会聚在一起玩耍,玩跳八格、跳大海、踢毽子、踢足球,还可以在河滩上堆沙雕城堡等各种造型。
最有趣的是捉迷藏。腊月十五左右的月夜,月光如水。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我们小朋友在明亮的月色下玩起捉迷藏来,一片欢乐的气氛,那时候觉得有点年味了。
将近过年了,修理好的住家艇逐渐推下河去,停泊好,各家各户在住家艇门上贴好了春联,可谓“爆竹声声辞旧岁,锣鼓声中迎新春”。
近除夕的那些天,各家各户忙着包粽子、煲粽子、包饺子、蒸角子,趁着天气好还会忙着洗蚊帐、洗被子、洗衣服,大人和小孩则去理发,女人们去打扮打扮,干干净净过新年。记得那时,每次过年妈妈都会带着我去买新衣服、新鞋子。邻居的其他小朋友也会到岸上去买新衣裳。有了新衣服、新鞋子,我们心里美滋滋的,觉得年味更浓了。
除夕的晚上,各家各户都吃上美味的年夜饭,饭后点起长明灯。那时没有电灯、只能点油灯和煤油灯,老人则负责守夜迎“财神”,我通常会不知不觉地睡着。大年初一零时,此起彼伏的炮仗声把我惊醒,整个下关河滩一片欢腾的炮仗声,人们不断欢呼。
大年初一的早晨,天刚刚亮,“财神”会送来帖子,妈妈都会给一些利是。起床后,我们上岸走走,叫做“行大运”,寓意在新的一年里“运气”更好,生活更幸福安康。(徐炎光)
新闻推荐
为“快递小哥”送温暖 梧州启动“快递业从业青年权益维护服务月”系列活动
本报讯(记者朱元冬通讯员黄玲芳)1月29日,共青团梧州市委员会协同梧州市邮政管理局,在梧州青友家开展了“快递业从业青年权益...
梧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梧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