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梧州讯日前,记者从梧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获悉,去年该市劳动仲裁机构实行繁简分流机制,开辟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处理涉及农民工工资案件357件,涉案人数451人,共为农民工追回被拖欠的工资1247.94万元。
梧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近年来外部发展条件及梧州经济形势状况的变化,部分企业没有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导致经营不善,引发欠薪问题。该市劳动仲裁机构建立农民工群体维权“绿色通道”,开通农民工工资案件“一条龙”处理模式,使农民工获得被拖欠的工资及相关生活费补偿。
该负责人提醒广大农民工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尽量留存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各种“痕迹”,如工资条等,同时让用人单位选择通过银行、支付宝、微信等渠道支付工资报酬。如果用人单位停产、停业,应保留其停产、停业时盖有其公章的通知、公告,以便日后发生纠纷时维权之用。(谢韵)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晓雯)2月16日,市委副书记蒋海东到龙圩区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等。蒋海东说,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工...
梧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梧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