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素雅 通讯员 李玉莹)2月18日,梧州市中医医院作为梧州蛇伤疗法传承基地,获得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授牌。梧州蛇伤疗法也是本次评比中梧州市唯一入选传统医药类别的项目。
本地古方流传百年
据《梧州市蛇伤流行病学》统计,梧州致伤蛇种包括眼镜王蛇、眼镜蛇、竹叶青蛇、烙铁头蛇、蝰蛇、金环蛇、银环蛇等,致伤蛇种之多、蛇伤发病率之高,全国罕见。
为了应对毒蛇带来的威胁,梧州本地医家在至少一百多年前,就在应用传统中医药理论、运用本地及周边地区特色中草药救治蛇伤疾患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蛇伤(药)技法。清末民初,梧州蛇伤疗法第一代传承人温生泉在今梧州市万秀区阜民路开设医馆,以传授治疗蛇伤“秘方”闻名乡里。建国后,梧州蛇伤疗法第二代传人余培南(温生泉外孙),在蛇伤救治手法、特色蛇药研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他研制的“神农”系列中草药药品和“蛇药酒”“蛇伤胶囊”等独家蛇药制剂临床疗效显著。
自20世纪60年代起,余培南就利用并传承梧州蛇伤技法,先后多次救起已经出现呼吸、心跳暂停的伤者。如今,从医超过60载的余培南已是我国蛇伤、疮疡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之一,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由余培南于1980年领头组建的梧州市中医医院蛇伤科,是目前国内唯一救治了中国常见十大毒蛇咬伤病人的医疗机构,近40年来,在桂、粤、琼等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收治各种蛇伤患者过万例,治愈率超过99%。
传承延续传统疗法
“梧州蛇伤疗法”申遗项目之所以立项,就在于其救治蛇伤的技术以中医中药为主,并保留和集成了汉、瑶、苗、土家等多个民族的中草药、民族药知识和用药经验,具有药源广、广谱性的特点,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医用、科研和经济价值。
为了让蛇伤疗法传承延续,年逾古稀的余培南希望能把自己毕生使用草药、瑶药的经验保留下来,同时为日益稀缺的草药资源做好保护和宣传工作。为此,78岁的他不仅走遍了草药资源丰富的桂东、桂北地区的六堡、平乐、恭城等地的野外高山,而且带队深入区内重要的中草药生产地区寻找珍贵草药。
不仅如此,余培南及梁平、罗威等梧州蛇伤疗法传承人,还先后在区内外举办了70多期蛇伤防治培训班,为国内10多个省区以及广西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蛇伤防治人才。而梧州市卫生计生系统通过推举余培南为广西名老中医,并组织举办多次名医师承拜师仪式,保护和传承蛇伤疗法。目前,梧州蛇伤疗法已进入第四代传人阶段。
新闻推荐
梧州零距离网友提问:现在越来越多人驾驶电瓶四轮车上路行驶,请问驾驶电瓶四轮车者是否需要考取驾照,是否有年龄限制?公安局网...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