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新闻 岑溪新闻 苍梧新闻 蒙山新闻 藤县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梧州市 > 梧州新闻 > 正文

冯林平是一个农民雕刻工匠,从根雕到核雕,一路走来,因为热爱而去坚持 方寸榄核见精雕细活

来源:西江都市报 2019-03-04 16:54   https://www.yybnet.net/

自己的追求

本报记者 纪荣兰

在去年10月的第一届梧州市工艺美术作品展览会上,会场一角的展示柜里,摆放着三件核雕作品,静静地向观众展示着方寸间的精雕细刻。其中一件核雕作品,在手指头大小的榄核上,一共雕刻了七位神态各异的人物,刀工细腻、线条流畅,令人叹为观止。

作品的主人是梧州市土生土长的农民,他的名字叫冯林平。

2月25日,记者来到龙圩区广平镇平乐村,找到这位在方寸之核上搞创作的工匠。冯林平出生于1980年,15岁到广东地区当厨师,2005年,他接触到了顺德根雕名家彭金友,一发不可收拾喜欢上了这门手艺。从此他辞掉有稳定收入的工作,拜师刻苦学习根雕技艺。

冯林平坦言,自己没有文化、资金,也没有美术功底,完全是因为热爱才去坚持自己的追求。

命运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东西,勇敢的人努力开凿自己的命运之路。冯林平在雕刻工艺中孜孜不倦沉迷陶醉其中而忘我,他称这是命运的安排,自己顺势而为并愿意为之全力以赴,义无反顾。

冯林平说,自己做根雕的时候,可以一天坐在工作台边工作十几个小时,这让很多人都大跌眼镜,而这样的根雕创作之路,一坚持就是15年。

问及如何转型做核雕,冯林平说,平乐村因为地处两广产核区的交界地带,每年都有各路收果核原料的师傅前来,性格豪爽大方喜欢结交朋友的他,认识了很多全国各地的核商,经过平乐村的核商,都会进来吃个饭喝杯茶,送个把核雕作品给他留念,接触多了,慢慢喜欢上了核雕这门工艺,开始尝试着雕核。

核雕,是用榄核作为材料雕刻的作品,生长在两广交界地区的黑乌榄的核,两头尖中间空心,能利用的仅仅是薄薄的核壁,要在如此小而薄的空间里创作,局限性非常大,走刀一旦出现失误,哪怕最微小的错误,将前功尽弃,直接报废。

从根雕到核雕,隔行如隔山,冯林平自学摸索了一段时间后,却不得要领,但这反而激发了他极大兴趣。在一个文玩群里,冯林平无意中看到了群友发上来的一件核雕作品,让他感到震撼。这件作品无论创意,设计,布局,刀功,都非常老辣干脆利落,一了解,才知道是核雕界的传奇人物湖北恩施白鹿的作品,这位群友就是白鹿的徒弟子介。

后来,经过一年的软磨硬泡,白鹿被他的诚意打动,以传统的收徒方式,收冯林平为第三个徒弟,得以去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的白鹿门工作室进修学习核雕工艺。

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冯林平每天早上8时起床,到晚上12时收工,十几个小时的艰辛,都在意料之中,一路的坚持,只因为热爱,所有付出的一切,都是为了坚持自己的追求。

如今一路走来,冯林平不知不觉中已经坚持了15年的雕刻时光,每天他还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我害怕孤独,但是,你需要点孤独,才能真实的面对自己,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该做些什么,我习惯了自己跟自己对话。”冯林平说。

冯林平把自己的核雕工作室设置在自家小洋楼顶层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小房间里,深夜里,用时间成就艺术,用寂寞成就卓越。

“学习、厚积然后薄发,优秀的核雕作品更强调‘料、工、意、韵’。”这是冯林平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一件好的作品,一定是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后得到的,在进行雕刻时必须全神贯注投入,眼、心、手合一的状态。”冯林平说,雕刻作品的时候,就是在与作品对话,这是一个很让人享受的忘我的过程。

姓故事

新闻推荐

记者调查 潘塘周边环境应同步整治

本报记者全淦枚文并摄潘塘公园升级改造后焕然一新,然而周边环境依旧脏乱差。市民建议——潘塘公园是市民喜爱的公园之一,周...

梧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梧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冯林平是一个农民雕刻工匠,从根雕到核雕,一路走来,因为热爱而去坚持 方寸榄核见精雕细活)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