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家乡,农历三月三是歌圩日,这天,一位老人触景生情,指着村前的下小河,向我讲述当年对歌的往事。
下小河是梧州山乡一条普通的小河,流经我的村子。以前,河水很清,能走船,由于两边河岸翠竹成林,河也不宽,也就二十米左右,大声说话时,对岸都能听得见,于是成为隔河对唱山歌的好地方。不管白天晚上,常常有群众在此对歌。
那年,十一叔读完初小,就因家庭贫困辍学了。村里物质文化匮乏,爱看书的他,想看点小说和故事书之类,却无处找书。山里的文化活动,最活跃的就是唱山歌,他觉得这些歌手唱歌很有水平,也有意思,于是就喜欢上山歌了,还跟歌手学唱山歌。比如唱月亮既生动又押韵:“一园萝卜一只大,担到广东广西卖。”唱笔墨纸砚也很形象:“我屋后背有块田,水浸一边旱一边。三只老鸦落饮水,黑云盖过白云天。”
十一叔有天分,加上苦练,山歌越长越好。20世纪60年代初,在他25岁那年的一天,外村的歌手来村对歌,地点就在村前的河段,他跟着本村的歌手摆开阵势迎战。
唱着唱着,对方歌手换了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十一叔这边,本村的歌手就让十一叔出马。
十一叔不负众望,和对方歌手你来我往对答如流,赢来阵阵喝彩。两人唱着唱着,竟对起了情歌。
女:地底有朵牵牛花,身虽下贱质不差。伸条藤儿缠大树,不怕下雨又飞沙。
男:田里有只大水牛,闲游闲荡秋过秋。但愿有条牵牛草,拉它耕地夺丰收。
那时,青年男女对唱要是情投意合,就在现场来个“抛手帕”的定情礼节。“抛手帕”的具体做法是,女方撑只小艇过到对岸边,然后把用红头绳扎着的手帕抛给心上人。这用红头绳扎着的手帕,其实就是一只简单的绣球。
十一叔和女歌手就这样情投意合了。女歌手“咿呀咿呀”地撑只小艇过来,把手帕抛给了十一叔。十一叔就这样娶到了十一婶,成了当时村里的佳话。
老人讲完,对旁边的年轻人说:“十一叔容貌并不出众,家境又不好,但是因为山歌唱得不错,被漂亮的女歌手看中了。有一技之长,就能出人头地,不管以前还是现在,都是一样的。”
(梁远成)
新闻推荐
梧州零距离网友提问:这几天去潘塘公园锻炼的市民发现,很多绿化树被砍掉了。为什么砍掉原来的绿化树改种其他树?城市管理监督...
梧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梧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