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记者 陈素雅
2017年5月22日,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内科门诊里,医生为一名51岁的糖尿病患者开出了包括人胰岛素、瑞格列奈片、阿卡波糖胶囊在内的常见处方药。
药方开出后,医生叮嘱患者:“你不需要到一楼排队交钱取药,这张处方的信息会发送到你手机,到时你直接去药店买药就可以了。”
患者感到很奇怪:“不在医院排队交钱拿药?”
医生说:“直接到短信提示的药房也能买到处方药,同样支持医保卡支付。”
上述情景是梧州市开出首张外延处方时的一幕。而经过两年的运转,梧州市大多数市民已逐渐习惯了这种新的取药方式。如今,通过医院处方共享平台实现处方外延的“梧州模式”,让持续了数十年“到医院排队看病,到收费处排队交钱,到门诊药房排队取药”的就诊习惯发生了根本改变。
1.破解取药排队难
2017年2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医疗机构应按药品通用名开具处方,并主动向患者提供处方;患者可以自主选择在医疗机构或零售药店购药,医疗机构不得限制门诊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具备条件的可探索将门诊药房从医疗机构剥离。
这个文件出台后,社会探索医疗机构处方信息、医保结算信息与药品零售消费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共享成为可能。
在处方信息共享体系中,处方出具的关键是医生,而处方外延的关键在于为病人提供有价值的合理用药。同在2017年,广西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了全覆盖,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实现新旧运行机制的转换,已具备基础。
2017年5月,年诊疗量超过70余万人次的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首先上线处方共享平台。该医院在医患面诊时,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及需求开出处方,并提交至医院药师系统审核,每张处方都需要通过医院的合理用药系统和药剂科审核才可以进入共享平台。例如,按照规定,一张处方不能开出超过5个品种的药物 ,一旦医生开出6个品种的药物,系统就会弹出提示不允许医生再多开药。审核通过后,处方直接上传至“处方信息共享平台”,平台再将处方信息以短信形式立即推送给患者,短信还会为患者推荐合作药店及前往药店的地图导航。而在药店方面,只有其库存满足处方所有的药品需求,才能成为患者短信中的药店备选项。最后,患者完全自主地选择到任何一家平台药店进行线下购药,药店核验患者处方信息短信后,打印处方并完成售药。
谈及建设处方共享平台的初衷,时任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院长的黄云旗曾说:“根据政策要求,医院要实行药品‘零加成’销售,也要把药占比降下来,同时,我们也希望减少部分慢性病患者为了开药而就医的情况,既方便患者又减少对医疗资源的浪费。”事实上,随着药品“零加成”等“医药分开”的医改政策陆续出台,药品供给在医院的地位逐步消解。
处方外延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医院处方共享平台实施半年后,大部分临床科室就已开出共享处方,日处方量超过20%,医院门诊药房排队拥堵现象基本消失。”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信息科科长欧学颖介绍说。
2.确保药价不上浮
作为全国第一个“吃螃蟹”的地级市,梧州市开始在全市层面推广处方外延。2017年11月,梧州市在全国率先启动处方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全市20余家二级及以上医院与百余家药店共同接入处方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医院、社保个人账号、药店三方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实时共享,患者凭借医院开具的处方可自主到药店购药,业界称之为“梧州模式”。
梧州市卫健委规划和信息化科科长覃国园说:“在医改方面,梧州市一直在大胆尝试、探索。同时,梧州市作为国家信息惠民试点之一,也要通过信息化建设让更多群众获利,处方共享平台建设正是其中一个项目。”
患者不再需要排队取药的效果固然皆大欢喜,但也有市民疑虑:医院会否与药店串通?在梧州零距离“网络问政”平台上,至今仍保留着市民就诊后提出的质疑。2018年,网友“维也纳森林雨”提出疑惑,拿着处方到药房取药的过程中如何避免药房对部分药品提价;而网友“cyc123666”更是质疑,坐诊医师把诊疗处方按医院内的药价开到药店存在猫腻。
“医院会定期对平台药房专区进行抽查,确保药房遵守相关规定和用药安全。以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现用的强力枇杷露(150毫升)为例,医院核查了3家平台药房的专区,售价均为28.37元/瓶,与医院药价一致。”当时的梧州市卫计委网络发言人公开回应网友,主管部门对处方信息共享平台进行管理权限分级、屏蔽关键信息,限制终端查询打印等功能设置,让医生无法指定病人到药店取药,药店也不知道是由哪个医生开出处方,有效防止统方、私下利益交换等不正之风。药店可自愿加入处方信息共享平台参与试点,医院不收取药店、平台方任何费用,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利益输送关系。
3.“梧州模式”成效显
截至2019年6月,梧州市处方信息共享平台已经成为全国销售额最大的处方信息共享平台。“‘梧州模式’的一大成效,就是解决了医保接入的问题。”时任梧州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副局长张毅玲曾在报告中指出: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一旦出现“参保人员与药店销售人员私下串换药品”或“参保人员超量购药”等问题,就会导致医保统筹基金的不合理支出。而在梧州,通过签订协议的形式,医保部门对共享药店和提供处方共享的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进行改造,能够掌握相关药店每个药品进、销、存的实时信息,了解处方的开药量;同时,对处方共享药店的准入资格、摆放和销售的药品、服务的人群作了规定,从而有效防止串换药、超量购及处方失实性问题的出现,确保医保基金的安全。
处方信息共享平台自2018年建成以来,共享药品品种数量由最初的500多种增至目前1000多种。处方外延有效解决因医院备药率下降、患者用药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而导致的“部分医保用药需到院外自费购药”的问题。据梧州市卫健委统计,截至2019年6月,通过平台取药的外延处方达到21万多张,处方取药率达到90%以上,覆盖超过7万名患者,医院药占比平均下降10个百分点,群众取药时间节省约20分钟。
覃国园介绍,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处方信息共享平台还可构建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未来还将探索药店配送等服务形式,使慢病和需要复诊取药的患者足不出户就可完成就诊取药全流程。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9月21日上午,一场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歌舞快闪活动在梧州市市政广场举行,活...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