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梧州供电局作业员在冰泉豆浆馆门前的配电箱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确保白云山景区在重阳节期间供电稳定。本报记者梁燕如 摄
本报记者 梁燕如 通讯员 卢洪婷 何华文
“三个点位的人员全部到位!”10月6日18时30分许,南方电网广西梧州供电局万秀分局配电运维专责廖记文通过电话向上级汇报。当天,廖记文和同事一起执行重阳节保供电任务,分组值守在白云山脚、半山、山顶,值守时间是当天18时至次日6时。
6日18时许,万秀供电分局配电运维作业员莫海森、李钊泽驾驶着皮卡车停靠在冰泉豆浆馆旁配电箱前,车上载着一台发电机。两人头戴安全帽,身穿浅蓝色作业服,手臂上的“党员服务队”红袖章特别醒目,他们的任务是保障白云山脚至半山段的路灯供电正常。
莫海森是重阳节保供电的“老手”了,连续四年值守在白云山景区一线,作业利索、精准高效;李钊泽虽然是重阳节保供电“新兵”,但头脑灵活、动作敏捷。两人一到位就忙活起来:拉警戒线、搭作业梯……莫海森一边拉扯出发电机的电源线,一边爬上作业梯,三两下功夫便将电源线接入配电箱预留的空开关。“这个配电箱供应白云山脚一带路灯用电,当市区电源失电,我们一至三分钟内就能完成供电转换。”莫海森说。
快速转供电的每一秒都包含着供电人对光明的深刻理解。今年是廖记文第三年参加重阳节保供电。他说,梧州人有重阳登高习俗,大批市民群众习惯在重阳节前夜登高。一盏盏路灯照亮群众的登山路,拐弯处、陡峭点在灯光下藏不住,沟沟坎坎也被照得亮堂堂。一路光明,群众的心踏实了,步履也轻盈。“登山人数成千上万时,景区广播实时播报路况,疏导人流……”廖记文说。无论路灯还是广播,电力成为护航群众登山路的有力保障。
“重阳节保供电是一场接力赛,我们只是努力跑好最后一程。”莫海森说。节前,供电部门已对重要供电线路进行“大体检”,联合景区管理部门清理树障。事实上,节日保供电措施也越做越细。莫海森记得,早年,配电箱未预留接入开关,转换供电线路耗时长。如今,配电箱不仅预留接入开关,大伙还带来应急照明设备,“我们努力保证照亮群众登山路。”莫海森说。
6日19时许,三个值守点准备就绪,廖记文和伙计开始常规巡检,每隔一小时左右对线路设备测温等,一旦发现异常提前介入处理。此时,夜幕低垂,白云山景区灯火渐明。“群众觉得灯火通明,我们为啥还傻乎乎地守在现场。但我们知道,坚守岗位就是给稳定供电上了最后一道保险。”莫海森说,“看到市民群众一家老小其乐融融地往高处走,一路灯光明亮,自己的付出也值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雨燕)商店门口悬挂着国旗、市民手上挥舞着国旗、街道上飘扬着国旗……国庆节首日,梧州市处处流动着动人的“中...
梧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梧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