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
10月23日,梧州日报社举办了一期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班,来自梧州市红十字会的两个培训老师,通过图文并茂的解说及手把手的教学,为报社的员工展示了如何正确实施心肺复苏、海氏急救及常见受伤包扎等操作。让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培训老师的一句话:希望大家都能学会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但也希望大家这辈子不需要用上。
不少人对急救的印象,都是停留在发生需要急救的时候拨打120这个事情上。其实,在等待120急救车的过程中,如果掌握了一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为抢救病人争取时间。因为,抢救黄金时间是意外发生后的4分钟内。
《西江都市报》报道,10月19日下午4时许,西环路水木蓝山小区路口附近,一名摩托车司机出事故后躺倒在血泊之中,路人不熟悉急救技能而一时不敢移动伤者。开车路过此地的桂东人民医院的护士曾晓林发现伤者后,马上停车靠边,拿出急救包为伤者加压止血、清洗伤口并包扎。曾晓林仅用2分钟就完成了“教科书式”的急救动作。事后,曾晓林表示,自己不仅是一名护士,也是梧州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师资,平常一直把急救包放在车上。这次发生事故的伤者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有急救技能的专业人士。如果他遇到的是没有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群众,那么他只能躺在地上等120急救车到来。有数据显示,中国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的人员的比例只有1%(日本是92%,美国是25%)。
学习和掌握急救知识,既关系他救,也事关自救。而现在的问题在于,因为意识缺乏,理念滞后,以及缺乏法律和制度保障,真正能够主动接受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的群众很少,导致在面临突发状况时,很多人茫然不知所措。有一句话:意外与明天,不知道谁先到来。那么我们作为普通百姓,能做的就是在意外到来的时候,及时处置突发状况。
所以,相关部门在推动应急救护体系更为普及化、系统化、专业化的同时,还应当进一步加大应急救护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大投入并完善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体系,让每个成年居民掌握基本的应急知识和操作技能,并让更多人参与到应急救护技能的传播中,从而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新闻推荐
文明劝导常态化 道路交通更通畅 梧州市组织各部门和单位成立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队
本报讯“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切身体会到维护交通秩序的不易,今后我会更注意文明出行,身体力行为梧州‘四城联创’工作尽自...
梧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