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天辉
大家如果留意的话,走在梧州市区的大街小巷和生活小区中,不难发现在公共区域共享单车乱停放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越演越烈之势,群众意见很大。为此,监管部门也约谈过相关企业负责人,并向其发出书面整改通知,要求相关企业限期整改,甚至采取收缴等措施。
共享单车呱呱坠地到现在,优势非常突出,弊端也十分明显。共享单车乱停放,影响群众出行,就是饱受公众诟病、常令管理部门头疼的痼疾之一。迄今为止,各大城市似乎也没找到妥善的解决办法。乱停放问题成为共享单车的痛点,原因并不复杂,城市单车停放空间不足,不同区域冷热不均,企业缺乏足够的运营管理人员,用户规则意识不足等,都是共享单车乱停放的原因。
共享单车是一种新业态,在监管和服务上,要按照包容审慎的要求,探索开发出一个照顾新业态特点、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办法。不能为了要市容环境而一刀切限制共享单车,使得市民有需要时根本找不到用车,也不能为了满足市民需求就无视市容环境。如何更有效地平衡市民需求、企业发展与城市管理,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也考验着共享单车企业的运维能力。
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难题如何破解,笔者以为,关键是管理者、企业、用户要本着共建共治原则,增加停车资源供给与强化日常管理相结合,多想促进办法,形成解题合力。譬如,一些共享单车企业提出利用电子围栏、GPS、蓝牙道钉等技术解决,不失为一种技术上规避乱停放的手段。再如,规定道路沿线各权属地块的建筑前空间因地制宜地对单车开放,以增加共享单车停放资源供给。只有这样,共享单车乱停放问题才会得到有效缓解。
新闻推荐
本报讯12月9日,在梧州高中组织2019级学生开展的“学常规、守常规,做新时代文明人”知识抢答竞赛上,学生们快速回答出正确答...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