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江杂谈
■李珉
12月17日14时许,万秀区西环路中段一居民小区内,一名三岁男童在8楼家中防盗网玩耍时,不慎掉出窗外,落在6楼雨棚上。男童的爷爷心急如焚,利用防盗网从8楼爬到6楼欲救孙子,不料两人双双被困外墙水泥梁架上。接到周边群众报警后,角嘴派出所民警及梧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救援人员赶赴现场,成功将两人救下。
应该说,这孩子绝对是不幸中的万幸。但我们在庆幸孩子无大碍的同时,是否应该反思一下,当孩子出现这样的危险时,我们不能总是指望“不幸中的万幸”。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筑起儿童的立体式安全防护网,避免不幸发生。
儿童安全,是健康成长的第一道关。当你端下开水锅时,要想到“如果孩子碰到了会怎么样”;当你把孩子一个人留在火炉旁时,要想到“如果孩子被火烧到会怎么样”……家长们唯有小心再小心,把一切有可能伤害到孩子的因素都考虑到,类似悲剧或许不会再重演。面对孩子安全问题频发的现状,大人们如何才能保护“我们的未来”?除了凡事都要能“想得到”,家长们还要注意引导。既要重视孩子的安全防护,也要重视孩子的安全教育,让孩子在生活中增强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
一直以来,儿童安全问题都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但关于儿童安全的各类事故报道却仍常常见诸媒体,令人触目惊心。是哪里出了问题呢?笔者认为,这与安全教育的缺失有关。不可否认,大多数父母关心的是孩子是否吃好穿好学习好,但对于安全教育更多的是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我们所进行的安全教育,无非是发一发安全告知书,挂一挂有安全口号的横幅,而忽略了孩子们是否爱看爱听,是否看到眼里记在心里,这样的安全教育究竟有没有效果。多数孩子仍然缺乏安全意识,对于危害认知不够,或者在危险来临时缺少自救能力。所以,孩子们需要的,是能让他们入心入脑的安全教育。在美国,安全意识培养渗透到学生的全部生活中,包括学校、家庭和社区;在日本,孩子们会接受各种安全教育课程,而且这种教育以生动、有趣的活动方式进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能总是在悲剧以后才亡羊补牢,那样对孩子的安全而言没有任何意义。我们能做的是防患于未然。
监护孩子,是父母的义务,是法定的责任。只有父母增强监护意识,“知责”“尽责”,在照看孩子时做到监护意识的“全勤”,才能将他们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新闻推荐
扫黑除恶本报讯近日,由梧州市龙圩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欧某辉等七人恶势力犯罪系列案件,经龙圩区人民法院审理,作出一审判...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